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quamata |
目中文名 | 有鱗目 |
科名 | Colubridae |
科中文名 | 游蛇科 |
学名 | Coluber spinalis |
中文名 | 黄脊游蛇 |
引证 | Masticophis spinalis Peters,1866,Monatsber.Konigl.Preuss.Akad.Wissensch.Berlin,1866:91; |
俗名 | 白脊蛇; 白线蛇; 黄脊蛇; |
鉴定特征 | 背鳞17-17-15,脊背正中有一条镶黑边的黄色纵纹。 |
形态描述 | 雄性头体长596~773mm,尾长226~249mm,雌性头体长571~627mm,尾长220~242mm。体形细长,头较长与颈部区分明显。吻圆前突。额鳞1枚,与后方成对的顶鳞几乎等长;眶前鳞l枚,接额鳞外侧,下方有一小的眶前下鳞;眶后鳞2(1)枚,颞鳞2+2+3或2+3+3;上唇鳞8枚,3-2-3式,下唇鳞9枚,颏鳞2对;背鳞平滑无棱,17-17-15行。腹鳞雄性187~202枚,雌性186~197枚。肛鳞对裂,尾下鳞成对,雄性77~100对,雌性82~96对(图29)。 头背灰褐色,自额鳞中央及顶鳞沟至脊背正中有一条纵行的约3枚鳞宽的镶黑边的鲜明黄色纵线直达尾末。上唇黄白色,腹面淡黄色。体侧面鳞片边缘色黑,缀成几条深色纵线或点线。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 黄脊游蛇在河北是一种常见的小型种类,各地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
经济价值 | 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是鼠类的天敌,有益于农林业。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