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phe taeniura   黑眉锦蛇

字段 内容
目名 Squamata
目中文名 有鱗目
科名 Colubridae
科中文名 游蛇科
学名 Elaphe taeniura
中文名 黑眉锦蛇
引证 Elaphe yunnanensis Anderson,1879,Zool. Res. W. Yunnan,813; Coluber taeniura War. friesei Werner,1926,Sitzungsber.Akad. Wissen. Seb. Wien. Ser. Math. Naturwissensch.,135:45;
俗名 菜花蛇; 秤星蛇; 黄颔蛇; 家蛇;
鉴定特征 头体背橄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明显的黑纹,身体前端有黑色梯状或蝶状斑纹,从体中段两侧有明显的黑纵纹达尾端。
形态描述 身体全长1300~2050mm,雄性头体长1290~1620mm,尾长320~380mm,雌性头体长1040~1520mm,尾长239~364mm。头长,头颈区分较明显。吻鳞较宽,额鳞盾型;颊鳞1枚,眶前鳞1枚或2枚,多数有1枚眶前下鳞;眶后鱗2枚,少数3枚;颞鳞2(3)+3(4,2)枚;上唇鳞9枚或8枚,4?2?3式,3?2?3式,少数10枚,5?2?3式;下唇鳞9~13枚,前5~6枚切前颔片;背鳞中央9?17行微弱起棱,25(23,27)?25(23,21)?19(21)行;腹鳞雄性234~260枚,雌性239~256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雄性102~120对,雌性93~116对(图38)。
头背橄榄绿色、棕灰色或土灰色,身体前中段背面黑色梯状或蝶状横纹如秤星,至后段逐渐不显著,从中段开始,两侧有明显黑色纵带延伸至尾末端;眼后有一明显的黑纹沿至颈部,形状如黑眉;上下唇及下颌淡黄色;腹面灰黄色或浅灰色,腹鳞及尾下鳞两侧黑色。
分布信息 河北大部分市、县及北京、天津均有分布。国内除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外均有分布。; 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地。;
经济价值 可入药,是制作蛇酒的原料之一。由于个体较大,肉可食用,皮供工业用。捕食鼠类,有益于农林业。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