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phe carinata   王锦蛇

字段 内容
目名 Squamata
目中文名 有鱗目
科名 Colubridae
科中文名 游蛇科
学名 Elaphe carinata
中文名 王锦蛇
引证 Coluber phyllophis Boulenger,1891,Ann. Mag. Nat. Hist.,London,(6)7:280; Spaniopholis souliei Mocquard,1897,Bull.Mus.Hist.,Nat.,Paris,3:216; Phyllophis carinata Güenther,1864,Rept.Brit.India:295(中国);
俗名 臭黄蟒; 黄蟒蛇; 王蛇; 油菜花;
鉴定特征 头部和躯干部背面黑黄相杂,头背有似“王”字样的黑纹。背鳞除外侧1~2行外,强烈起棱。个体粗壮,有异臭。
形态描述 个体粗壮,身体全长一般为1500~2000mm,身体最长记录为雄性(1810+385)mm,雌性(1780+420)mm(王中裕,1985),在河北兴隆采集到一雌性标本,头体长1410,尾长325mm;北京市房山采到的一雄性标本,头体长1310mm,尾长260mm。颊鱗1枚,眶前鳞1枚或2枚;眶后鳞2枚或3枚;颞鳞2+3枚;上唇鱗8枚,3?2?3式;下唇鳞10枚,前4枚切前颔片;背鳞除最外侧1~2行外,均强烈起棱,23?25(23)?19(18)行;腹鳞雄性216枚(北京房山),雌性220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雄性87对,雌性88对(图36)。
体背面鳞片四周黑色,中央黄色,身体前部具有黄色横斜纹,在斜纹处鳞片主要为黄色,后缘为黑色,至体后部横斜纹逐渐消失。仅在鳞片中央有斑,如油菜花瓣状。头部鳞片四周黑色,中央黄色。头部前端有呈“王”字形的黑色斑纹。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约占鳞宽1/3的黑斑,前部黑斑不很明显,越往后黑斑越深。
分布信息 国外见于越南。; 在河北仅见于兴隆县,北京、天津亦有分布。在国内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
经济价值 体型较大,肉可食,皮可供工业用。药用蛇。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