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Cichidae |
科中文名 | 丽鱼科 |
学名 |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
中文名 | 莫桑比克罗非鱼 |
引证 | Chromis mossambica Peters,1852,Monatsber. Akad. Wiss. Berlin,681; Gunther,1862,Cat. Fish. Br. Mus.,4:268(Mossambic).; |
俗名 | 非洲鲫鱼; 丽鲷; 越南鱼; |
形态描述 | 个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侧扁,头较大而扁。口端位,口裂微斜,下颌长于上颌,前颌骨可伸缩,两颌牙齿呈细锥状。腭骨和犁骨上无齿。眼中等大,上侧位。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光滑。侧线分为两条,上侧线自鳃盖后部后伸至背鳍中部下方,下侧线起自尾柄前部,后延至尾鳍基部。上侧线末端与下侧线起点之间有2行鳞片之距。下咽骨愈合,每侧具若干咽齿。鳔较大,分2室,无鳔管。 背鳍长,起于鳃盖的后上方,鳍棘发达。具鳍棘15~16鳍条11~12,臀鳍起点约在背鳍最后鳍棘基部下方,具鳍棘3鳍条10~13。臀鳍与背鳍的末端上下相对,均超过尾鳍基部。胸鳍较大,尖端可达臀鳍起点处。具鳍条13~14。腹鳍腹位,具鳍棘1鳍条5。尾鳍后缘,雄鱼略呈圆形,雌鱼和幼鱼呈截形。 体色灰黑色,鳞片边缘稍深。幼鱼体侧有数条黑斑纹,鳃盖上角有一黑斑。成鱼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姻色”。雌鱼体色较浅,呈浅灰或灰黄色,背鳍和尾鳍条有一条线状红色边缘;雄鱼体色较深而鲜艳,多呈蓝黑色,背鳍和尾鳍上的红色边缘宽而艳,胸鳍也呈淡红色。 |
分布信息 | 见于邯郸等地人工养殖池塘,北方尚无自然分布。; |
经济价值 | 由于此鱼的特殊繁育方式,使两性鱼在生长速度上有很大差异。雌鱼在怀卵、抚幼期基本停止摄食,影响了鱼体的生长,致使同龄的雄鱼体重超过雌鱼体重的40%,因而在生产上要求多养雄鱼,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此种鱼个体小,生长不快,以及引进和推广个体大的尼罗罗非鱼后,饲养面积锐减,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
文献 | 河北动物志 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