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草鱼

字段 内容
目名 Cypriniformes
目中文名 鲤形目
科名 Cyprinidae
科中文名 鲤科
学名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中文名 草鱼
引证 Leuciscus idella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44,Hist. Nat. Poissons,17:270(中国)。;
俗名 白鲩; 草包鱼; 厚鱼;
形态描述 体长,腹部圆而无棱,后部侧扁。头部平扁。吻钝。眼较小,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口端位,上颌较下颌稍突出。鼻孔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口无须。下咽齿2行,5,2—2,4形式。
背鳍无硬刺,具不分枝鳍条3,分枝鳍条7,其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不达腹鳍,其长度超过胸鳍至腹鳍距离的1/2,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6。腹鳍短,不达臀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8。臀鳍末端向后伸延至尾鳍基,具不分枝鳍条3,分枝鳍条8。尾鳍深叉形。侧线位于体侧中部,稍有弯曲,到尾部延至尾柄正中。侧线鳞式:40~43(6~8)/(5~6),鳞片中等。肛门位于臀鳍之前。
草鱼体色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银白色,各鳍浅灰色。
分布信息 除本省北部山区、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外,平原地区都有分布。另外,从东北地区至广东的平原地区也都有分布。;
经济价值 草鱼食料简单,生长迅速,并且鱼苗来源容易。本省的河流或湖泊、洼淀都是比较浅,底部水草丛生,对草鱼养殖较为适宜。
饲养草鱼最好与白鲢和花鲢进行混养,这种混养成本比较低而经济效益较大。因为投入草鱼的伺料——青草,除供草鱼食用外,剩余的部分的饲料和草鱼排泄的废物,对培养浮游生物很有利,这样又可以为花鲢与白鲢提供大量饵料。
文献 河北动物志 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