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demus peninsulae   大林姬鼠

字段 内容
目名 Rodentia
目中文名 啮齿目
科名 Muridae
科中文名 鼠科
学名 Apodemus peninsulae
中文名 大林姬鼠
引证 Apodemus praetor Miller,1914,Proc.Biol.Soc.Washington,27:89; Apodemus speciosus Thomas,1908,Proc.Zool.Soc.Lond.,641; Micromys speciosus peninsulae Thomas,1906,Proc.Zool.Soc.Lond.,862(韩国首尔东南); Apodemus speciosus peninsulae Thomas,1911,Proc.Zool.Soc.Lond.,172;
俗名 林姬鼠; 山耗子;
鉴定特征 背部无黑色纵纹,颅全长大于2lmm。尾末端背方具毛。第三上臼齿内侧具3个齿突。
形态描述 体型细长,体长80~120mm。耳较长,向前折可达眼部。后足长14~3lmm。尾长略短于体长,约为体长的5/6。前、后足均有6个足垫。胸、腹部各有2对乳头。
尾毛短稀,尾部鳞片裸露而尾环较明显。头部和背部通常为灰黄色。夏毛背部呈褐赭色,毛基深灰,毛尖黄棕色或略带黑尖,并杂有少量黑毛。冬毛灰黄色明显。腹面及四肢内侧毛色灰白。颊部和两侧毛色比背部淡。尾上面为褐棕色,下面白色。足背和下颏白色。
头骨吻部稍圆钝。颅全长为24~30mm。有眶上嵴。额骨与顶骨之间的交接缝向后呈圆弧形。间顶骨略向后倾斜,而枕骨却比较陡直,俯视时仅见部分上枕骨(图82),此点可区别于黑线姬鼠。
牙齿比黑线姬鼠稍大。第一上臼齿的长度约等于第二、三上臼齿长度之和。第一、二上臼齿咀嚼面具有3纵行齿突,每3个并列的齿突又形成1个横嵴,因而从横嵴看第一上臼齿有3列横嵴,第三列横嵴内、外两侧的齿突已退化,第二上臼齿显著小于第一上臼齿,也有3列横嵴,第一列中央的齿突稍尖,两侧形成两个孤立的齿突,内侧比外侧的发达;第三上臼齿最小,呈三叶形。
分布信息 大林姬鼠是华北区的森林类群,河北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亚区的冀北山地丘陵半干生落叶阔叶林和冀西北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半干生落叶阔叶林。有张家口市的蔚县、涿鹿;承德市的市区、滦平、围场、丰宁、兴隆、平泉;石家庄市的平山、井陉、灵寿、赞皇;秦皇岛市的山海关;保定市的阜平、徐水、涞源;唐山市的遵化以及天津市的蓟县;北京的金山。国内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广西、云南等地。; 国外分布于朝鲜、俄罗斯东部及日本。;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 本种已知4个亚种,我国有3个亚种,即东北亚种(A.p.praeto Miller,1914)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青海亚种(A.p.qinghaiensis Feng,Zheng etWu,1983)分布于青海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华北亚种(A.p.sowerbyi Jones,1956)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有1个亚种,即华北亚种。
经济价值 由于喜食红松等种子,对直播造林和森林的天然更新均有损害。但它又有掩埋食物的习性,在其漏食部分中又有利于种子的扩散育苗。此外,它能传播鼠疫、森林脑炎和乙型脑炎等疾病。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