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cetulus triton   大仓鼠

字段 内容
目名 Rodentia
目中文名 啮齿目
科名 Cricetidae
科中文名 仓鼠科
学名 Cricetulus triton
中文名 大仓鼠
引证 Cricetus(Cricetulus)triton Winton and Styan,1899,Proc. Zool. Soc. London,575(山东北部); Cricetulus nestor Thomas,1907,Proc. Zool. Soc. Lond.,466; Tscherskia albipes Ognev,1914,Moskva Dnev. Zool. otd. obsc. liub. jest.,2:105; Cricetulus arenosue Mori,1939,Report First. Sci. Exped. Manchukuo,5.2.4:64;
俗名 搬仓; 大腮鼠; 齐氏鼠;
鉴定特征 本亚科中大型种类,外形与褐家鼠近似,但具颊囊,尾短,耳短圆具灰白色窄缘。
形态描述 大仓鼠是本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外形与褐家鼠相似。耳圆形,明显露出毛外,具很窄的毛边;尾极小,尾长大于后足长,为体长的40%~65%。头钝圆,具颊囊。乳头4对。
背毛深褐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灰黄色,也有部分毛尖黑色。背面中部黑尖毛略显加重,但不形成黑色条纹,下颏、前肢内侧和胸部中央白色,腹面其余部分灰白色;背腹毛色在体侧无明显界限。耳的内外例均被棕褐色短毛,边缘灰白色短毛形成一淡色窄边。后足背面为纯白色,蹠部裸露。尾毛短而袖疏,尾端毛常为白色。
头骨略狭长,颥弓不明显外突。眶上嵴发达。在前颌骨倒侧,上门齿根形成了凸起,可清楚地看到门齿齿根伸草至前颌骨与上颌骨的缝合线附近。听泡隆起,较窄,其前内角,翼骨突相接,两个听泡的间距与翼骨间宽相等(图98)。
门齿孔狭长,其后缘不达齿列前缘的连接线,上白齿3枚,第一上臼齿最大,其咀嚼面有6个左右相对排列的齿尖,第二上臼齿有4个齿尖,第三上白齿最小,其咀嚼面上仅有3个齿尖。第一、二下臼齿咀嚼面上臼齿尖数与第一、二上白齿相同,第三下臼齿有4个齿尖,但内侧1个齿尖退化变小。
分布信息 分布于河北的保定、安新、徐水、涞源、唐山、围场、兴隆、平泉、丰宁、滦平、隆化、涉县、平山、灵寿、鹿泉、黄骅、吴桥、怀来;北京的昌平、延庆4、密云、怀柔、金山、通州、~顺义;天津的蓟县等地。国内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江苏、安徽、浙江。;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及朝鲜。;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 本种记载有7个亚种,我国有6个亚种,即指名亚种(C.t.triton Winton,1899)分布于河北南部、山东、山西南部、河南、江苏、安徽;甘肃亚种(C.t.canusG.Allen,1928)分布于宁夏、甘肃;太白亚(C.t.collinusG.Allen,1925)分布于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东北亚种(C.t.fuscipes G.Allen,1925)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山西亚种(C.t.incanusThomas,1908)分布于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陕亚种(C.t.ningshaanensis Song,1985)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坡。河北记载有2个亚种。
亚种的检索
身体灰褐色,足背白色………………………………………………………指名亚种C.t.triton身体黑灰色,脚踝及足背面白色…………………………………………东北亚种C.t.fuscipes
C.t.triton分布于保定市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北京市的通州、顺义等地。C.t.fuscipes分布于河北北部(包括北京)太行山脉、燕山山脉。
经济价值 在农业区危害作物收成。据统计,每亩地一年可损失粮食3~l0kg。大仓鼠为鼠疫疫源地中的次要自然贮存宿主。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