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ca largha   西太平洋斑海豹

字段 内容
目名 Pinnipedia
目中文名 鳍足目
科名 Phocidae
科中文名 海豹科
学名 Phoca largha
中文名 西太平洋斑海豹
俗名 斑海豹; 大齿港海豹; 普通海豹; 腽肭兽;
鉴定特征 背面蓝灰色,有蓝黑色斑点;腹部乳黄色,具黑褐色斑点。
形态描述 体长120~200cm,体重100~150kg。体粗圆,略呈纺锤形。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郭。吻短而宽,触须稀疏。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每侧约40根。颈部短。四肢均具5指(趾),指(趾)间有皮膜相连,形成鳍肢,趾端有尖锐的爪。前鳍肢狭小,以第一趾最长。后鳍肢大,向后延伸,不能向前屈转,以第一趾和第五趾最长。尾短小而扁平。雌兽有1对乳房。
全身被短毛,背面为蓝灰色,带有蓝黑色斑点;腹部为乳黄色,带有黑褐色斑点。
颅骨宽扁,吻部短。眶间距小,鼻骨呈楔状,嵌入额骨之间的部分接近鼻骨的一半。翼骨钩状突呈扁平状而向外展。眶前孔小。无眶后突。枕骨宽而厚,向上扩展至顶骨之间。人字嵴在中间低平,两侧略显。下颌骨较狭,冠状突很短。
齿式为:3.1.4.1/2.1.4.1=34。第三对上门齿较大。犬齿粗大,尖端略向后曲,其内缘有二沟纹。前臼齿和臼齿分化极不明显,二者形状和大小大约相等。前臼齿具三齿尖,第二齿尖后缘有一个小突起。所有牙齿的齿尖均向后弯,并略向内倾斜。
分布信息 西太平洋斑海豹在河北分布于秦皇岛、北戴河沿海以及天津沿海。国内分布于吉林图门江口、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 国外见于北太平洋。;
经济价值 西太平洋斑海豹的毛皮美丽而富于光泽,御寒防水性能极佳,可用来制成皮衣、皮帽、皮褥等。脂肪可以炼油,肉可以食用,雄兽的生殖器可以入药。但由于野外数量较少,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工作。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