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pertilio superans   大蝙蝠

字段 内容
目名 Chiroptera
目中文名 翼手目
科名 Vespertilionidae
科中文名 蝙蝠科
学名 Vespertilio superans
中文名 大蝙蝠
引证 Vespertilio superans anderssoni Wallin,1963,Zool. Bidr. Upps.,35:397~416(内蒙古); Vespertilio murinus superans Thomas,1898,Pro. Zool. Soc. Lond.,770(中国湖北);
俗名 蝙蝠; 雏蝠; 东方蝙蝠; 褐黄斑蝠;
鉴定特征 体型较普通蝙蝠大,前臂长46mm以上。后足长约为胫骨长的一半。头骨侧面观较普通蝙蝠平坦。
形态描述 体型较普通蝙蝠大。前臂长46mm(46~54)以上。耳短宽略呈三角形。耳屏前端钝圆,耳屏长约为耳长的1/2。眼圆而大,明显。吻鼻部裸露。翼膜较狭短。第三指掌骨最长,其他依次渐短。第三、四、五指的第一指节,也以第三指第一指节最长。后肢较短。雌性胸部具乳头1对。
体毛浓密、细长而柔软。背毛暗黑褐色,毛基黑褐色,占毛长的大部分,仅毛尖的一小段呈灰白色或污白色,使背面整体观杂有花白斑驳,形成似银色光泽,尤以体背后方明显。腹毛基棕褐色,毛尖也污白色带黄,使腹毛显灰褐色。腹面两侧灰色更浅而黄色加深。头顶两耳间具一条黄绿色窄带。头顶毛无白色毛尖。耳壳背面内侧具毛,毛色同背毛一致。爪黑褐色。
头骨短阔。鼻窦凹陷较深,后端三角形,几达吻鼻中部,约为吻端至眶间最狭处距离的1/2或不足。眶上突明显。除人字嵴外,其他各嵴不明显。吻鼻部两侧中央向外鼓凸。头骨侧面观上面较平坦,没有较陡的隆起。颧弓细弱。听泡发达。腭骨后缘超过最后上臼齿,基本与眶间最狭处对齐(图65)。
上颌内门齿较外门齿显著大,齿突单一。外门齿外侧另具一小附尖。犬齿齿突发达,与齿列中最高,与门齿间有一小齿的间隙。前臼齿1枚,外侧2齿突,前内侧尚有一极低短的小齿突。第一、二上臼齿正常,内侧有2个低矮的小齿突。第三上臼齿缺失后尖、后附尖等形成内宽外窄的侧扁形,横列。下门齿每侧3枚,排列紧密,齿冠分3小叶,各齿相互间部分重叠。第一下前臼齿小于第二下前臼齿。第一下前臼齿内侧前方齿突叠在第二下前臼齿齿基之上。上下臼齿齿冠均较低。
分布信息 本种分布平原地区较多,偶尔也在山区见到,如北京的海淀、延庆等地。国内分布很广,南北方各省区几乎均有分布。;
分类学讨论 本种虽然分布很广,但自1899年命名后,多年没有亚种报道。Eller-man等(1951)关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哺乳动物名录中,也没有亚种分化。Wallin(1963)报道了大蝙蝠内蒙古亚种(V.s.anderssoni)。Corbet(1978)予以承认。这样本种就有两个亚种。由于没有内蒙古标本比较,本志暂按Corbet(1978)两个亚种的意名见。河北地区与内蒙古毗邻,大蝙蝠的亚种当属内蒙古亚种。
文献 河北动物志 两栖 爬行 哺乳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