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tus norvegicus   褐家鼠

字段 内容
目名 RODENTIA
目中文名 啮齿目
科名 Muridae
科中文名 鼠科
学名 Rattus norvegicus
中文名 褐家鼠
俗名 大家鼠; 沟鼠;
鉴定特征 体粗大。背部棕褐色至灰褐色;腹面灰白色,有时略带乳黄色。尾长短于体长,其上具有明显的鳞环。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住眼部。
形态描述 体较大,尾长为体长的80%左右。耳短而厚,前折时不能遮住眼睛。后足粗大。乳头6对,胸部2对,腹部1对,鼠蹊部3对。
背毛棕褐色至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背部全黑色的毛较多,颜色较体侧深。头部颜色亦较深。腹面灰白色,略带乳黄色,毛基灰褐色,毛尖白色。足背毛白色。尾背面黑褐色,腹面灰白色。尾部鳞环明显,鳞环的基部生有白色和褐色的细毛,尾背面褐色细毛较多。幼体毛色较深,背毛近于黑褐色,毛尖棕色部分不发达,比较细软。
头骨粗大,脑颅稍窄。鼻骨较长。颧弓粗健。眶上脊发达,与顶骨颞脊接连,向后延伸至鳞骨。左右两侧颞脊近乎平行。听泡不发达。门齿孔的后缘不超过上颌第一臼齿前缘的联接线。
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二臼齿长度仅为第一臼齿的2/3,第三臼齿仅为第一臼齿长度的1/3。上颌第一臼齿咀嚼面呈三横脊,第一横脊外侧齿突轮廓不明显,几乎与中央齿突愈合,界线难以区分;第二横脊外侧齿突正常;第三横脊内侧齿突消失。上颌第二、三臼齿咀嚼面第一横脊退化,仅为1个内侧齿突;第二、三横脊在第二臼齿尚明显,第三臼齿横脊愈合,呈C字形。下颌臼齿咀嚼面齿突不明显,但横脊尚清晰。
体重、外形及头骨的量度A-35:
分布信息 遍布辽宁各地。;
经济价值 分布广,数量多,危害严重。盗食和糟蹋仓贮的粮食、糕点、糖果、水果、蔬菜、肉类等;残食家养的幼兔、鸡、鸭雏,危害饲养业;啃食耕地与园田中的玉米、向日葵、蔬菜等,造成减产或无收成;鼠多时在室内、外到处盗洞,大雨之后可致房屋倒塌;咬坏电线可致火灾,在工业、交通方面可造成停电、导致停产、停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此外,褐家鼠又是人间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及鼠型斑疹伤寒等疾病的重要贮存宿主。
文献 辽宁动物志 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