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strellus savii   萨氏伏翼

字段 内容
目名 CHIROPTERA
目中文名 翼手目
科名 Vespertilionidae
科中文名 蝙蝠科
学名 Pipistrellus savii
中文名 萨氏伏翼
引证 Eptesicus alashanicus Bobrinskoy,1926,Дник. Акад.Нagk.,98.; Vespertilio savii Bonaparte,1837,Iconographia della Fauna Italica,I:Fasc.20.
意大利 比萨.
;
俗名 萨氏蝙蝠; 檐蝙蝠;
鉴定特征 体形小,前臂长36毫米左右。体色棕黑。阴茎短粗,呈Г状。
形态描述 外形与须鼠耳蝠、普通伏翼相似。体形小,重10克,前臂长36毫米。耳壳厚,宽而短,外耳缘略向内凹,呈浅弧形,耳屏也较宽短,顶端圆钝,略向内、弯。吻部短而扁。第三、四、五掌骨等长,第三指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几等长。翼膜止于趾基附近的跗蹠上。距缘膜狭窄,不发达。尾端从股间膜后缘突出3毫米。
全身棕黑色,毛尖为棕色,耳、足深黑沾褐色,飞膜黑褐色。
头骨甚小,全长不到14毫米,颅高占颅全长的1/3-1/2。吻较扁平,背面有凹陷,其宽为颅基长的1/3。沿眼眶边缘有一隆起的眶上脊。颧弓较细弱颅扁圆,无矢状脊。人字脊不明显,左右两边平行,连成一条弧形线。
内门齿双叉形;外门齿不分叉,小于内门齿,其高度与内门齿相差不大,门齿与犬齿之间有一空隙;犬齿与大前臼齿紧靠在一起;无小前臼齿,(该标本尚保留有一个极小的齿尖,而不具小前臼齿完整的形态,位置在犬齿与大前臼齿交界处的内侧。从犬齿与大前臼齿齿冠的空隙外侧,看不到小前臼齿保留的小尖。这与小前臼齿甚退化的伏翼属有明显的区别);第三臼齿小于前两枚臼齿,缺后外尖。下门齿三叉状;小前臼齿很小,但仍不失小前臼齿固有的形态;3枚臼齿外形相同,第三枚略小。
体重、外形及头骨的量度(1雄,标本号10 011)表A-10:
分布信息 大连。国内吉林、山东、江苏都有发现;
文献 辽宁动物志 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