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Falco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隼形目 |
科名 | Accipitridae |
科中文名 | 鹰科 |
学名 | Pernis orientalis |
中文名 | 东方亚种 |
鉴定特征 | 头具短羽冠;眼先被以短而圆的鳞状羽,羽色变异很大,上体暗褐色或栗褐色,下体棕褐色,或白色而具暗色条纹,或通体栗褐色。尾长,灰褐色或暗褐色,具3—5条暗色宽带斑及若干灰白色波状横斑。 |
形态描述 | 雄鸟(9月23日采自旅顺):前额、头顶、后头及头侧均黑色,眼先和眼周被以鳞状短羽;后头羽毛稍长,形成短羽冠;后颈和颈侧黑褐色,羽基白色,部分展露在外;背、腰及翅上覆羽暗褐色。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数枚暗灰褐,横斑灰褐;次级飞羽暗褐色,横斑不显著。尾羽灰褐色,具5条黑色带斑。颏、喉棕褐,髭纹和中央喉纹呈黑褐色;下体棕褐色,胸、腹具黑褐色羽干纹;尾下覆羽淡棕褐色,具有白斑。 成鸟(9月19日采自旅顺):额和头顶灰褐色;头侧灰色;上体余部包括翅上覆羽栗褐色;尾羽灰褐沾棕,具3条宽阔的黑褐色带斑。 喉棕白,中央喉纹和髭纹暗灰褐;下体余部棕褐色,羽千黑褐。 幼鸟(9月24日采自旅顺):头顶、后头、眼先及眼后纹呈褐色,羽缘棕色,先端棕白;后颈和颈侧的上部白色沾棕,具暗褐色羽干纹,上体余部和翅似成鸟,但大、中覆羽具白端;尾羽灰褐,具3条黑褐色带斑。下体均棕白色,胁和尾下覆羽具淡褐色斑,腋羽亦然。 年龄稍大的幼鸟上体近似上述幼鸟,但下体棕色沾染略浓,并具有明显的暗色羽干。 虹膜黄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跗蹠、趾均黄色。 量衡度A-44: |
分布信息 | 丹东(Ⅴ),大连(老虎滩Ⅸ、旅顺Ⅸ、Ⅹ),朝阳(Ⅴ一Ⅸ)。夏候鸟。; |
文献 | 辽宁动物志 鸟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