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phe carinata   王锦蛇

字段 内容
目名 SERPENTIFORMES
目中文名 蛇 目
科名 Colubridae
科中文名 游蛇科
学名 Elaphe carinata
中文名 王锦蛇
俗名 菜花蛇; 臭黄蟒; 黄蟒蛇; 锦蛇; 棱锦蛇; 王蛇; 王字头; 油菜花;
形态描述 依据杭州、余杭、临安(天目山)、开化、宁波、天台、松阳、文成、泰顺、龙泉10雄、8雌、3亚成体、7幼,共28号标本描述(表2—32)。上唇鳞8(3—2—3),少数7(3—2—2),个别出现9(4—2—3),下唇鳞11或10,偶有9、12片,都是前5片切前颏片;颊鳞1,偶有2;眼前鳞1,并有1小的眼前下鳞,眼后鳞2;颞鳞2+3,偶有一例2+2或2+4,背鳞23(21、22、24、25)—23(21、22)—19(17、18、20)行,除最外侧1~2行平滑外,均强烈起棱;腹鳞雄性213~223,平均218.2片,雌性210~222,平均217.5片;肛鳞两分;尾下鳞雄性85~99对,平均91.9对,雌性65~92对,平均80.6对。
全长1500毫米左右。10条雄性成体平均1224+293毫米,8条雌性成体平均1127+24 7,毫米,较长者雄体1430+352毫米,雌体1535+360毫米。尾长/全长雄性平均0.193毫米,雌性平均为0.180毫米。据报道,陕西有超长的王锦蛇2条:雄性1810+385毫米,雌性1780+420毫米。
色斑成体头背鳞缘黑色,中央黄色,前额形成“王”字样黑纹;体背鳞片也是四周黑色中央黄色,且在体前部具有黄色横斜纹,体后部横纹消失,黄色部分似油菜花瓣;腹面黄色,具黑色斑。
幼小个体色斑与成体差别较大,背面茶色,枕部有两条短的黑纵纹;体背前、中段具有不规则的细小黑斜纹,体后段黑斜纹消失,呈分散的细黑点,至尾背形成两条纵行的细黑线;体后段及尾部两侧有一条暗褐色纵斑;腹面粉红色或黄白色。直到体全长达800毫米左右时,才形成成体的色斑。
半阴茎不分叉,外翻近球形,远端小乳突型萼区范围较大,中部刺区,范围较小,基部为裸区。
分布信息 是广布种,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萧、四川、贵州、云南。;
经济价值 肉可以食用和药用,胆可入药,皮可制革。
文献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