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tus norvegicus   褐家鼠

字段 内容
目名 RODENTIA
目中文名 啮齿目
科名 Muridae
科中文名 鼠科
学名 Rattus norvegicus
中文名 褐家鼠
俗名 大家鼠; 沟鼠; 挪威鼠;
形态描述 (按宁波所采R.n.socer标本描述) 体型粗大,体长约120~220毫米,尾长显著地短于体长。全身褐色或棕灰色,背中央杂有较多的黑色长毛,腹部浅灰白色。尾毛短而稀疏,鳞环外露明显。耳壳短而厚,向前折不能遮住眼睛。后足粗大,长度大于33毫米,但小于45毫米。前、后足背呈肉牙色。
吻部较大。头骨与鼠属其他种类不同的特点是左右两侧的颞脊近乎平行,顶间骨的宽度与左右顶骨宽度的总和几乎相等。
上颌的第1臼齿较大,第2臼齿长仅为第1臼齿长的2/3,第3臼齿为第1臼齿长的1/2。第1臼齿的咀嚼面呈3横脊,第1横脊的外侧齿突近乎与中央齿突愈合;第2横脊的外侧齿突正常;第3横脊外侧尚存一定轮廓,但内侧齿突消失。
量衡度A-38
分布信息 遍及全省、全国。标本采自杭州、临安、定海、宁波、金华、义乌、衢州、开化、泰顺、龙泉、庆元等地。;
经济价值 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恙虫病、地方性斑疹伤寒、蜱传回归热等多种疾病。对农业破坏性大,又常啃咬和污染食品,咬坏家具和建筑物等。
近几年来褐家鼠不断向野外扩展,农田数量急剧增长。以杭州市郊区及邻县农田区调查,1985~1986年的密度为1978~1979年调查时的35倍。由于它有室内外迁移活动,在农业上和卫生上的危害更加严重,必须加强防治。
文献 浙江动物志 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