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cnonotus sinensis   白头鹎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Pycnonotidae
科中文名 鹎科
学名 Pycnonotus sinensis
中文名 白头鹎
俗名 白头公; 白头翁;
形态描述 (依据采自临安的指名亚种标本描述) 额和头顶黑色;枕部白色;眼先和颊黑色;耳羽棕褐色,后部转为白色。上体肩、背、腰、和尾上覆羽,包括翅上覆羽均呈暗灰色,具黄绿色羽缘,形成晦暗的纵纹;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翈缘黄
绿色,飞羽内翈基部灰白色。颏、喉白色;胸部具不明显的灰褐色宽带,羽缘略沾黄绿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杂以不显著的黄绿色纵纹;胁灰色;翅下覆羽白色。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量衡度A-229
分布信息 白头鹎在本省有1个亚种,即
指名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rs (Gmelin)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标本采自杭州,临安、桐庐、淳安、嘉兴、安吉、定海、岱山、宁波、宁海、金华、开化、江山、天台、温州、洞头、泰顺、景宁、遂昌、龙泉。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
;
经济价值 该鸟在本省分布广、数量多,繁殖期间捕食大量林业和农业害虫,对抑制虫害有很大作用。冬季以樟树、女贞、苦楝、乌桕等种子为食,可以传播树种,是益鸟,应予以保护。此鸟鸣声响亮动听,音色多变悦耳,可作观赏笼鸟。
文献 浙江动物志 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