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gypius monachus   秃鹫

字段 内容
目名 FALCONIFORMES
目中文名 隼形目
科名 Accipitridae
科中文名 鹰科
学名 Aegypius monachus
中文名 秃鹫
俗名 狗头雕; 座山雕;
形态描述 (依据采自萧山的标本描述) 成鸟(冬羽):体型巨大;鼻孔裸露,略呈圆形。额至后头为暗褐色绒羽,后头较密且羽色较淡,于颊侧略成刺毛状;眼周睫毛长而密,眼先具黑色纤羽;后颈上部及颈侧的裸露部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至褐白色。通体余羽大都暗褐色,初级飞羽稍黑。前胸密被毛状绒羽,其两侧各具一簇蓬松而明显的长矛状羽;胸、腹各羽微缀淡色纵纹;肛周及尾下覆羽呈绒毛状,羽色灰褐。雌雄羽色相似。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基部沾灰黄;蜡膜铅灰蓝色;跗蹠珠灰色,爪黑色。
量衡度A-77
分布信息 全省分布,但极少遇见。标本采于余杭、萧山、临安、海宁、温州等地,见于宁波、平阳。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西、东北、山东、江苏、福建、台湾、湖北、广东、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
经济价值 嗜食中、大型动物的尸体腐肉,对清除污物、保护自然界的清洁卫生、促进物质的分解和循环,起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可供观赏。羽毛亦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供饰羽用的皂雕翎(飞羽和尾羽)、白雕尾(外侧两枚尾羽)、皂雕毛(尾下覆羽)等。秃鹫系珍稀保护鸟类。
文献 浙江动物志 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