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irodes appendixus Ni et Xu, 1988   扁瓣梦角鮟鱇

字段 内容
目名 Lophiiformes
目中文名 鮟鱇目
科名 Oneirodidae
科中文名 梦角鮟鱇科
学名 Oneirodes appendixus Ni et Xu, 1988
中文名 扁瓣梦角鮟鱇
引证 Oneirodes sp. Yamakawa, 1984; Oneirodes appendixus Ni et Xu, 1988;
形态描述 测量标本1尾,体长141 mm,采自东海外海29°50'5"N, 127°43'17"E,水深423 m。
背鳍Ⅱ,6;臀鳍4;胸鳍14;尾鳍8。
体长为体高1.3倍,为体宽4.0倍,为头长1.8倍。头长为吻长3.5倍,为眼径25.7倍。
体短而高,侧扁,卵圆形,背缘稍平直,腹部圆突;尾柄很短,侧扁而高,尾柄高约为尾柄长的2倍。头高大,在眼后上方有蝶耳骨棘,尖而短,突出皮外。吻中长,背面具一凹陷。眼很小,为皮膜所盖,上侧位。鼻孔每侧2个,开孔于鼻管上部的前后端,鼻管皮瓣状,位置近吻端。口较大,稍倾斜,口裂后端达眼下方。上下颌儿等长,下颌缝合棘不发达。上下颌各具1行细而尖的牙齿,可倒伏,上领右侧13枚齿,左侧16枚齿;下颌每侧15枚齿。犁骨具齿,左侧3枚,右侧2枚。咽鳃骨具15枚齿。舌宽大,无齿。鳃孔较大,位于胸鳍基部下方。鳃两对半,鳃丝细长,无鳃耙。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头、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柔软、宽松。体侧有一些黑色侧线孔。
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位于眼上方的背面中央,分成2节;吻触手末端的拟饵体球状,其长约为体长的3.7%,前部、中部和后部均无皮瓣突起,前部乳突甚低,端部具1黑斑,近中部具3~4根很细小的丝状突起,中部乳突较大,圆形,端部亦有黑斑,后部开孔的后下方具1侧扁的皮瓣突起,后部突起低,无皮瓣。第二背鳍棘甚短小,位于吻端与第二背鳍基部后端间之中央。第二背鳍后位,基底短,鳍条不分支。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四、五鳍条基部的下方。胸鳍侧中位,宽短。无腹鳍。尾鳍后缘圆形。
头、体、各鳍、鳃孔和口腔均黑褐色,拟饵体上部白色。

生物学描述 扁瓣梦角鮟鱇为深海生活的鱼类。
分布信息 本种现知仅产于东海外海冲绳海槽,水深423~810 m。;
文献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