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psaras couesii Gill, 1883   棘角鮟鱇

字段 内容
目名 Lophiiformes
目中文名 鮟鱇目
科名 Ceratiidae
科中文名 角鮟鱇科
学名 Cryptopsaras couesii Gill, 1883
中文名 棘角鮟鱇
引证 Paraceratias mitsukurii Tanaka, 1911;
形态描述         背鳍I,4;臀鳍4;胸鳍15;尾鳍8。
        体长为体高2.0~2.3倍,为头长2.1~2.2倍。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6.4~6.9倍。
        体短而高,侧扁,椭圆形。尾柄短而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0.6~0.7倍。头较长大。吻中等长。眼小,自由生活阶段的雄鱼的眼较大,雌鱼眼甚小。鼻孔每侧1个,位近吻端,呈小的管突。口上位,口裂较大,几呈垂直状。上下颌齿颗粒状,排列成2行左右;犁骨具齿;腭骨无齿。雌鱼下颌联合处有瘤突。鳃孔小,位于胸鳍基的前下方鳃两对半。无伪鳃。
        头体密被小棘。
        背鳍2个,第一背鳍仅1鳍棘,形成吻触手,较长,末端的拟饵体球状或珠状,其外端常有1丝状突起。第二背鳍位于体之后部,由4不分支鳍条组成。第二背鳍的正前方有3个球状瘤突,中间1个明显大于其两侧的2个。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位置几相对,也由4不分支鳍条组成。胸鳍位于体之中部,侧中位,短圆形。尾鳍圆形,其中央4鳍条分支,其余4条均不分支。
        体黑褐色。
生物学描述         棘角鮟鱇是一种深海鮟鱇种类,雄鱼营寄生生活,寄生于雌体上。自由生活阶段的棘角鮟鱇(最大14. 3 mm)眼较大,嗅觉器官退化,无吻触手;寄生于雌体后的雄鱼,体长一般在12~87mm左右,此阶段雄鱼奇鳍退化,无尾柄,寄生于雌鱼的头部、腹部等部位上。雌鱼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440 mm左右。
分布信息 仅在南海诸岛海域采到过2尾幼鱼(体长仅12.6~12.8 mm)。; 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深海水域中,邻国日本等有产。;
文献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