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la glossodonta Forsk?l, 1775   北梭鱼

字段 内容
目名 Elopiformes
目中文名 海鲢目
科名 Albulidae
科中文名 北梭鱼科
学名 Albula glossodonta Forsk?l, 1775
中文名 北梭鱼
引证 Albula vulpes Linnaeus:王文滨, 1962; Argentina glossodonta Forsk?l, 1775;
形态描述         形态
        测量标本9尾,采自广东阳江、闸坡,广西北海、涠洲,海南陵水、新村、崖县三亚、儋县干冲。体长220—508mm。
        背鳍16—18;臀鳍8;胸鳍16;腹鳍10。侧线鳞[73—77(6-7)/9] 。鳃耙7—11+10—12。
        体长为体高的4.42—5.25倍,为头长的3.22—3.77倍。头长为吻长的2.5—2.92倍,为眼径的 4.79—6.7倍,为眼间隔的3.6—4.37倍。
        体梭形。头短,圆锥形,头背面光滑而平,腹面无喉板。吻短。眼侧上位。脂眼睑发达,几乎覆盖着眼。鼻孔位于吻端至眼中央处。口呈“人”字形,口裂短,下位。上颌骨不达眼前缘。两颌、犁骨和腭骨为绒毛状的齿带,翼骨、蝶骨和舌上均为粗糙的齿群。唇厚。有假鳃。鳃盖膜彼此微相连,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4。鳃耙瘤状。肛门远位于臀鳍的前方,靠近腹鳍后端。
        体被圆鳞。鳞片的前部有3条辐射线,环心线细。头部无鳞。胸、腹鳍的基部有腋鳞。侧线直。背、臀鳍每一鳍条间的鳍膜皆有一长形鳞片。
        背鳍始点距吻端较距尾鳍稍近、幼鱼期背鳍位后部接近尾鳍。臀鳍较小,位腹鳍远后方。胸鳍位低,距吻端较距腹鳍稍近。腹鳍始于背鳍基后半部的下方。尾鳍宽叉形。
        吻端有半圆形的黑斑。近鼻孔前各有一黑斑。体背和体侧中上部有10多条灰色纵纹。体侧下部和腹面均为白色。各鳍呈浅黄色,且背鳍的前缘和尾鳍的上缘呈灰黑色。胸、腹鳍的末端以及尾鳍的后缘散有小黑点。
生物学描述         习性 北梭鱼为暖水性鱼类,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或近海河口处。体中等大小,一般体长250—300mm,最大者可达900mm(Weber et Beaufort,1913)。肉可食,但产量不多。
分布信息 国外西起非洲东、南岸,东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朝鲜、日本海域。
; 北起福建厦门、南至海南三亚。;
文献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