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lidus minor (Harada, 1943)   小银

字段 内容
目名 Cypriniformes
目中文名 鲤形目
科名 Cyprinidae
科中文名 鲤科
学名 Squalidus minor (Harada, 1943)
中文名 小银
引证 Gnathopogon minor:俞泰济,1986,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99(海南琼山、琼海).; Leucogobio minor Harada(原田五十吉),1943,海南岛淡水鱼类谱:42(海南岛金江、琼山).;
形态描述 背鳍iii-7;臀鳍iii-6;胸鳍i-12—13;腹鳍i-7。侧线鳞33 34;背鳍前鳞10—11;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5—6。下咽齿2行,3?5—5?3。脊椎骨4+28—29。
体长为体高的3.2-3.8倍,为头长的3. 5-4. 0倍,为尾柄长的5.6-6.3倍,为尾柄高的9.1-9.7倍。头长为吻长的2. 5-2. 8倍,为眼径的3. 3-4. 3倍,为眼间距的2. 9-3.4倍,为尾柄长的1.5-1.7倍,为尾柄高的2. 4-2. 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1.6倍。
体稍长且高,前部略粗壮,腹部圆,尾柄细长。头小,其长小于体高。吻尖,锥形。口小,亚下位,深弧形。上领稍长于下颌,上下颌无角质边缘。唇薄,简单,上下唇均狭窄。唇后沟前伸至下颌前缘。口角无须。眼大,侧上位,眼径小于吻长。眼间较窄,平坦。体被圆鳞,鳞片大,胸腹部均具鳞。侧线完全,位于体侧偏上方,自鳃盖上角至尾柄中轴呈一直线。
背鳍短小,无硬刺,外缘微凹,其起点距吻端较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为近。胸鳍短,末端尖,长约为头长的2/3。腹鳍尖,起点位置较背鳍起点稍后,约与背鳍第二、三分枝鳍条相对,末端刚超过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基部与臀鳍起点的中间,稍偏近后者。臀鳍短小,外缘平截,起点距腹鳍基部较至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尖,等长。
下咽齿主行齿略长,侧扁,末端稍尖,但不钩曲;外侧1行咽齿短。鳃耙不发达,粗短,呈瘤状突起。肠管短,其长约为体长的0.8倍左右。缥大,2室,前室卵圆形;后室粗大,长圆形,后室长约为前室的1.8倍。腹膜灰白色,上具多数稍大的黑色素点。
体浅灰色,背部深灰,腹部灰白略带肉红色。背正中线自头后至尾鳍基部具1铅黑色的细狭条纹,腹部正中自肛门至尾鳍间亦有铅黑细条纹。体背和体侧上部鳞片后缘深灰色,形成网纹状;体侧中轴具铅黑纵条纹,后段色深,与侧线相重叠,前段渐浅,伸向侧线的上方;此纵纹与网纹间通常有白色带纹1条。背、尾鳍上有黑条纹,其他各鳍灰白。


分布信息 分布于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水系。;
标本信息 测量标本3尾1);体长38—46mm;采自海南琼海、琼山。
文献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鲤形目(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