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qualiformes |
目中文名 | 角鲨目 |
科名 | Squalidae |
科中文名 | 角鲨科 |
学名 | Etmopterus pusillus (Lowe, 1939) |
中文名 | 小乌鲨 |
引证 | Etmopterus pusillus 陈哲聪、庄守正, 1993; Etmopterus pusillus 朱元鼎等, 1982; Etmopterus pusillus Lowe, 1939;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1尾;全长315 mm;采自南海。 体细长,前端平扁,向后渐侧扁细狭。头中大,前端宽扁,向后渐隆起,头宽稍小于头高,头长为全长的1/4。尾细而短,尾长约等于喷水孔至泄殖腔距离,头和躯干长约为尾长的1.3倍,尾鳍基底上下方无凹洼。吻宽短,前端钝圆,吻长约等于眼径。眼大,椭圆形,前后端各有1个三角形缺刻,无瞬膜。眼径等于口前吻长的1/2,为鼻孔长的2.9倍,眼中央至吻端距约等于至第一鳃孔距。鼻孔大,斜列,伸达侧缘,距吻端比距口端为近,前鼻瓣前端具一细尖突起,后鼻瓣稍短,略呈三角形,鼻间隔大于鼻孔长。口宽大,浅弧形,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的4/5,口长约等于口宽的1/3;口角具一斜行深沟,唇褶狭小,见于口隅,上唇褶为上颌长的1/2弱,下唇褶短。上颌齿侧扁,5-7齿头型,多行在使用,每侧每行11齿,下颌齿单齿头型,齿头外斜,边缘光滑,里缘几与下颌平行,基底宽,1行在使用,每侧16齿。喷水孔中大,近圆形,背位,位于眼后角后上方,直径约等于眼径的1/4,内侧前缘具一瓣膜,能启闭,与眼之距离约等于眼径的1/3。鳃孔5个,很狭小,大小与距离约相等,最后1个位于胸鳍基底前 方。盾鳞斜方形,顶端低平,中央稍凹。 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鳍稍小,起点与胸鳍里缘后角稍后相对,距眼后缘与距第二背鳍起点约相等,棘小具侧沟,约等于鳍长的1/2,上角圆,下角尖而细小,后端距腹鳍起点有一大距离;第二背鳍较大,起点与腹鳍基底末端相对,棘较长,为第一背鳍棘长的2倍,具侧沟,上角钝尖,后缘稍凹,下角尖突。尾鳍长小于全长的1/4,尾椎轴低平,上叶发达,约与下叶等大,下叶前部圆形突起,中后部不区分,低平,与上叶相接处有一缺刻,尾端斜直。腹鳍低平,起点距胸鳍起点等于或稍大于距尾鳍起点,末端伸达第二背鳍棘稍后下方;鳍脚圆筒形,末端尖突。胸鳍稍大,后缘平直,外角与里角圆钝。 背面灰褐色,腹面色深,各鳍黑褐色。 |
生物学描述 | 栖息于大陆坡或近底水深274-1000 m处,可能深至1998 m处。在太平洋中南部可生活从表层至110-708 m处。卵胎生。食鱼卵,灯笼鱼、枪乌贼和小角鲨。全长至少47 cm,可能达50-100 cm,雄成鱼长31-39 cm,雌成鱼长38-47 cm。在大西洋东部用底拖网和定置网具捕捞,盐干或制鱼粉。 |
分布信息 | 日本,南非,太平洋和大西洋。; 分布于台湾东港和南海海域;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圆口纲 软骨鱼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