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x nebulosa lapponica Thunberg, 1789   东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Strigiformes
目中文名 鸮形目
科名 Strigidae
科中文名 鸱 鸮 科
学名 Strix nebulosa lapponica Thunberg, 1789
中文名 东北亚种
引证 Strix lapponica Thunberg, 1789, Kongl. Vet.-Akad., nya Handl., 184(模式产地:欧洲北部拉普兰)。;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大型鸮类,体长约648毫米左右,头大,面盘圆形,有同心形暗邑圆周及灰白色横斑,头顶无耳簇羽,全身羽毛蓬松,给人以十分大的印象,尾长,通体大都灰褐色,上体有暗色及白色斑点;下体白色或灰白色,有宽阔褐色长条纹,颏有显著黑色颏斑。
    形态 (据Strix nebulosa lapponica亚种标本)
    成鸟 上体通常为灰褐色,各羽有白色横斑及虫蠹纹,使上体形成一种不大明显的条纹外表,背部羽毛中央有纵长褐色条纹;头及颈较背部浅淡,因羽毛大部分白色,基部沾茶黄色,并有褐色宽阔的中央纹及横斑;肩部羽毛较上体其余部分白,外翈几纯白色,只有少数褐色横斑;覆羽较背部暗,褐色,散级以少量不规则的白纹,大覆羽外翈有大形白色卵圆形白斑;初级覆羽暗褐,有灰褐色横斑;飞羽暗褐色,具浅渴色横斑,内翈则为浅茶黄色,所有浅斑都轻微地杂以“Z”形褐色虫蠹纹;次级飞羽也具浅褐色横斑,外翈则稍为倾向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背相似;尾羽灰褐色,羽端暗褐一些,有5道形状不明显的浅白色横斑,两个横斑之间也杂有白色斑点,特别在内翈上;面盘灰白色有波状宽阔黑色同心线圆圈;眼先及眼上方羽毛白色,皱领暗褐,在耳后大部分羽毛具暗茶黄褐色先端和横斑,基部白色而有暗褐色中央纹;颏暗褐色,有些羽缘有少量白色斑点;下体余部污白色,有宽阔褐色条纹,多数羽毛有浅褐色不明显的横斑;覆腿羽有十分密的褐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黄色;爪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780,一 310,一 40,40 410,420 280,290 70,85
♀♀(4) 一, 一, 560,580 40,一, 420,400, 300,295, 100,70,
1000,1005 593, 一 50,45 410, 400 311,330 70,75

分布信息 黑龙江鸥浦,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博克图、根河、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大兴安岭。
; 欧洲北部森林带,从斯堪德纳维亚北部,芬兰,苏联欧洲地区南部到西伯利亚泰加林南缘,蒙古北部肯特山脉。
;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