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s squamatus squamatus Vigors, 1831   指名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iciformes
目中文名 鴷形目
科名 Picidae
科中文名 啄木鸟科
学名 Picus squamatus squamatus Vigors, 1831
中文名 指名亚种
引证 Picus squamatus Vigors,1831,Proc.Zool.Soc.London,(1930):8(印度SimlaAlmora distric).;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雌鸟头顶和羽冠灰黑;眼先和眉纹白;上体余部基本为绿色。下体基本也绿色。
    形态 (依据指名亚种,据郑作新等,1983,西藏鸟类志,144。)
     雌性成鸟 头顶和羽冠灰黑;眼先和眉纹白;上体余部和两翅覆羽均绿,杂以黑色横斑;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羽片镶嵌一系列白斑;尾羽浅黑褐,两羽片均镶有一系列棕褐斑。颏、喉浅绿,下体余部浅绿,并具较粗的黑色鳞状斑。
    雄鸟 (据 Baker,1927)头顶及枕深红色,有白眉纹及眉纹上黑纹,黑髭纹头颈侧近白至淡绿色,背、肩及翼上覆羽灰草绿色;腰及尾上覆羽绿色缘以亮黄色,尾羽淡黑褐色,有白横斑,初级飞羽暗褐而有白横斑,三级飞羽沾绿色而有模糊的棕绿色斑。下体颏、喉淡灰绿色,至胸部稍暗色,腹以下淡黄绿色。
    虹膜红色,外圈淡粉红;嘴角黄色;跗蹠及趾黄绿至灰黄绿色。
    量衡度(mm,g)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150 301 39 150 113 26.5
分布信息 喜马拉雅山脉从克什米尔到锡金。; 仅见于西藏西南部吉隆。;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