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s flavinucha flavinucha Gould, 1834(1833)   指名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iciformes
目中文名 鴷形目
科名 Picidae
科中文名 啄木鸟科
学名 Picus flavinucha flavinucha Gould, 1834(1833)
中文名 指名亚种
引证 Picus flavinucha Gould,1834(1833),Proc.Zool.Soc.London,120(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形态描述     尾长130—142。背部黄色较重;雄鸟颏、喉为硫磺色;体形较大,翅长6♂♂♀♀169—174。头顶暗橄榄绿色,仅前部缀以棕褐色;上体的绿色稍沾黄彩;颈冠橙黄色;雄鸟的颏和喉硫黄色。与云南亚种相较,颈冠的黄色较多橙彩;雄鸟下喉的纵纹也显著较黑。
分布信息 西藏昌都地区西南部,云南西部潞西、龙陵,西南部永德、沦源,南部勐连、勐海(留鸟)。
;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从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北部。;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