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cnonotus cafer cafer resurrectus Deignan, 1952   硇洲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Pycnonotidae
科中文名 鹎科
学名 Pycnonotus cafer cafer resurrectus Deignan, 1952
中文名 硇洲亚种
引证 Pycnonotus aurigaster resurrectus Deignan, 1952; Molpastes cafer insularis Hachisuka, 1939;
形态描述     上体棕褐;整个下体灰白,渲染以烟棕黄;与 chrysorrhoides 上体暗褐,羽缘沾灰,下体近于纯污灰色有别;不同于 latouchei 上体褐色,具褐灰或灰褐宽缘,下体污白或染以灰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40,50 —,— 16.5,17 89,96.5 —,— 21,21.5
♀♀(3) 32,40,42 —,—,— 16,16.5,16.5 87,90.5,93.5 —,—,88 20,21,22
    1979年9月上旬在广东硇洲岛获得的3只雌性幼鸟,头顶黑褐色,有的头顶前部已长出黑色新羽;下体羽或为绒状,呈白色,渲染以烟棕色;有的与成鸟相似,尾下覆羽大都浅桔红,有的在近肛处有赤红色新羽。体羽概脱换中。
分布信息 越南; 广东西部、广州湾及硇洲鸟(留鸟)。;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