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sipetes amaurotis (Temminck), 1830   栗耳短脚鹎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Pycnonotidae
科中文名 鹎科
学名 Hypsipetes amaurotis (Temminck), 1830
中文名 栗耳短脚鹎
引证 Microscelis amaurotis, Vaurie, 1959, 185—188.; Turdus amaurotis Temminck, 1830, in Temminck et Laugier, Pl. col. Ois. 84:图版497模式产地:日本)。;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头灰色;耳羽栗色,是有栗耳短脚鹎之称;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褐色;喉纯灰,至上腹部转为褐色并具白色杂斑;体侧浅褐色。
形态描述     形态 (H. a. amaurotis)
    头顶和枕部羽若矛状,呈浅褐灰色,羽端浅灰色;上体褐色,羽缘染灰;两翅和尾均褐色;眼先灰黑;耳羽呈栗色,栗色向下喉部延伸并转浅,在下喉部后方有时隐约可见有栗色的渲染;颈侧灰色较头顶部为深;颏、喉污灰色,染茶黄;胸灰褐色,羽缘大多灰色,羽端多缀灰白,呈点斑状;上腹部褐色沾灰,先端具不整齐的白斑,形成斑杂状,下腹中央或呈白色;尾下覆羽灰褐具宽阔白缘;胁和腹部两侧浅茶褐,翼缘白色,杂以浅皮黄和褐色,翼下覆羽浅皮黄色。
    虹膜浅褐;嘴黑色;跗煤暗褐色。
    量度:(注:见图1)
性别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130, 125,124, 20,20.5,
—,24.5,25.5 131,132.5 128 21.5
♀♀(1) 23.5 120.5 117 21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此鸟在中国为罕见鸟。据蔡其侃,1952年11月在北京南口半山区农村附近曾见有2只栗耳短脚鹎停息在一棵果树上,击得1只。
分布信息 东北中部,辽东半岛,河北,浙江沿海,上海(旅鸟或迷鸟)。台湾及兰屿(留鸟)。; 日本,朝鲜,菲律宾群岛。;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 栗耳短脚鹎有14个亚种。中国记录有3个亚种。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