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Muscicapidae |
科中文名 | 鹟 科 |
学名 | Pomatorhinus ferruginosus Blyth, 1845 |
中文名 | 红嘴钩嘴鹛 |
俗名 | Coral-billed Scimitar Babbler;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体形适中;嘴红而曲;头顶和头侧均黑,而具白眉;上体大都橄榄褐;喉白;胸锈红以至浅皮黄色。 |
形态描述 | 形态 (依据指名亚种) 额羽长,居中者黑而具深栗色羽端,位于两侧者为栗棕色;头顶、颈项、眼先、颊及耳羽等均黑;眼上有白色眉纹,直伸至颈侧;上体包括两翅及尾等均橄榄褐色,尾羽沾棕;颏和喉白;胸以至腹部中央锈红色;下体余部橄榄褐色。雌雄相同。 虹膜金黄色;嘴深柑红色;脚铅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48 205 29 90 101 31 ♀(1) 42 200 28 83 110 33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栖于茂密的树林、灌木丛及矮竹丛间。性甚活跃,在树木中跳动,犹如野鼠一样,除非被迫外,很少起飞。常见于海拔900--2,000米处。在云南西部,常见它与白鵙鹛混群。4月间曾剖一胃,内含甲虫、鳞翅目幼虫及果实等。 |
分布信息 | 云南南部以至西藏墨脱县背崩(留鸟)。; 在国外,见于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及越南北部。;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红嘴钩嘴鹛在我国有2个亚种的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