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othera brevleaudata (Blyth, 1835)   短尾鹪鹛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Napothera brevleaudata (Blyth, 1835)
中文名 短尾鹪鹛
引证 Turdilnus brevicaudatus Blyth,1835,Journ.As.Soc.Bengal 24:272(模式产地:缅甸Tenasserim)。;
俗名 Short-tailed Wren Babbler;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体形较灰岩鹪鹛稍小。上体具鳞状斑;喉具暗褐色纵纹。
形态描述 形态(据云南西盟标本)上体灰橄榄褐色,各羽除腰羽及尾上覆羽以外,均缘以黑边,因而呈鳞片状;尾短而呈暗红褐色;两翅亦橄榄褐,大覆羽及最内侧一枚飞羽均具微小白端;眼先、短眉纹、颊及耳羽等均深灰,耳羽带棕;颏、喉等灰白,杂以暗褐色纵纹;胸和腹暗棕色,两胁、围肛羽及尾下覆羽等转为暗褐。雌雄同色。
虹膜暗红;上嘴呈暗角褐色,下嘴稍淡而带灰;脚及趾等均灰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27 146 16.8 66 55 24.5
生物学描述 生态 常栖于多岩沟谷或陡坡上的荫暗潮湿阔叶林木之间,难得见于灌木丛或其他为一般噪鹛类经常出没的地方。性极畏怯,不易获见,更难于观察。经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但在冬寒时,也偶然结成小群。脚强,善于在满被着苔藓的岩石上疾驰,非被迫着,从不鼓翼起飞。食物为昆虫(Ali等)及植物种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分布信息 主要在中南半岛,西至印度的阿萨姆,南抵马来半岛,北达我国云南,广西; 我国云南、广西等。;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 本种约有8个亚种的分化,其中见于国内者,只有2个亚种。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