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黄胸薮鹛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中文名 黄胸薮鹛
俗名 Steeres Liocichla;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通体橄榄绿色;头顶、后颈石板灰色;眉纹黑色;眼先下方有显著的橙黄色块斑;上体橄榄绿色;喉部深灰色;胸、腹淡黄色;尾羽橄榄绿色,尾端白色。两性相似。
形态描述 形态头顶石板灰色,羽毛中央颜色较淡;前额略黄;脸部橄榄绿色;眉纹黑色;眼先及眼下前方橙黄色,构成显著的橙黄色块斑,眼后直至颈侧羽轴黄色;耳羽淡橄榄绿色;上体余部亦为橄榄绿色;翅上覆羽和尾上覆羽均橄榄黄色;尾呈方形,尾羽橄榄绿色,尾羽次端具黑色横斑;飞羽黑色,初级飞羽的外翈灰橄榄黄色;次级飞羽第6—8枚的外翈暗栗色;喉深灰;胸、腹淡黄色;尾下覆羽黑色,末端橙黄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极为相似,但体形较小,羽色略淡。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7) / / 11—14 74—78 80—85 27—30
♀♀(6) / / 11—14 70—74 78—87 25—30
生物学描述 生态黄胸薮鹛栖息于海拔l,200—2,500米间山区,常在灌丛下层活动,或在藤蔓上跳跃。据 Hachisuka 等(1951)和小林桂助(1980),该鸟营巢在树枝的分叉处,或竹丛上;巢离地面约1米高(偶尔见于4米高的树叉上);巢呈碗状,以枯叶、枯枝为材搭构而成。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3枚;卵的大小为25×18.5毫米;卵的底色淡青绿色,上有赤褐色的小斑点与条纹。此鸟在繁殖期有轰赶接近该巢区的其他动物的习性;繁殖期约在5月底至9月间。在台湾阿里山(海拔2,200米)曾发现过鸟巢,每窝1—2卵或1—3卵。
分布信息 仅见于我国台湾省。;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