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rulax grahami (Riley, 1922)   西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Garrulax grahami (Riley, 1922)
中文名 西南亚种
引证 Dryonastes grahami Riley,1922,Proc.Biol.Soc.Wash.35:59(模式产地:四川峨眉山)。;
形态描述 形态(依自四川峨眉山于1956年7月11日所采的标本) 雄鸟:头顶和后颈淡灰褐,背面转为褐灰色,两翅和尾的褐色更深;额基、眼先、眼周、脸及颏等均黑;耳羽灰白,其上有条白纹,向后转至耳羽后缘;白纹与耳羽之间还有一短黑色细纹位于眼后,喉和胸淡褐;下体余部与背相同。
雌雄同色。
虹膜红褐;嘴黑;脚黑褐;爪黄褐。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112.5—113 280—300 22 130—137 125—138 45
♀(1) 107 281 23.5 132 127 44
分布信息 见于四川中部峨眉山、雅安一带及西南部、云南盐津(据常麟定)、贵州遵义及西藏昌都地区东南部。;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