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rulax leucolophus (Hardwicke, 1815)   白冠噪鹛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Garrulax leucolophus (Hardwicke, 1815)
中文名 白冠噪鹛
引证 Coruus lcucolohus Hardwicke,1815,Trans.Linn.Soc.London 11:207(模式产地:喜马拉雅山脉西部)。;
俗名 White-crested Laughing Hhrush;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体形较白喉噪鹛稍大。头部大都白色,并具白冠;眼先以至耳羽纯黑;黑白相衬,分外鲜明。
形态描述 形态(据指名亚种) 眼先、眼周及耳羽等均黑,形成宽阔黑纹;头的余部及后颈和上胸等纯白;头上羽冠亦白,但羽端沾些灰色;头的白色部分后缘以铁红色领圈;颈圈后的上下体均橄榄褐;两翅及尾暗褐,也渲染橄榄褐;胸羽稍沾棕色。雌雄同色。
虹膜红褐;嘴黑;脚和趾淡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3) 112-119 255—275 26 123—129 46—47 46—47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栖于常绿阔叶林,尤其是杂有竹丛的树林中,常结群在林下灌木丛间活动。叫声非常嘈杂,边窜边叫,声极喧哗,响彻林海。滇西亚种胃中含有昆虫、草籽及果实等。滇南亚种采自4月间的4只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并兼吃些植性物质;所吃的昆虫有蝉、鳞翅目幼虫、步行甲、金龟甲等,而以甲虫居多(郑作新等,1960),它们还兼吃无花果及蚁、蝼蛄等(郑作新等,1962)。
分布信息 西藏墨脱县背崩,云南西部、西南部、南部西双版纳及东南部。; 在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西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北部、印度阿萨姆邦,东抵中南半岛的大部,亦见于苏门答腊岛西部山地。;
分类学讨论 本种噪鹛在梯度变异上,从西向东,体羽自橄榄褐转为棕褐或栗褐色,胸的白色部分逐渐扩大,甚至几乎扩展至整个下体。
亚种分化本种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见于国内的有3个。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