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rulax cineraeeus (Godwin-Austen, 1874)   灰翅噪鹛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Garrulax cineraeeus (Godwin-Austen, 1874)
中文名 灰翅噪鹛
引证 Trochalopteron cineraceum Godwin-Austin,1874,Prov.Zool.Soc.London:45,图版11(模式产地:印度阿萨姆邦的 Manipur)。;
俗名 Ashy Laughing’Thrush;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体形大小与画眉相似。头顶灰或黑;上体橄榄褐以至棕褐;内侧飞羽及尾羽均具白色狭端和宽阔的黑色次端斑,黑白相衬,十分明显;下体大都浅棕色。
形态描述 形态(依陕西南部的标本)额黑;头顶至后颈暗灰;眉纹淡栗;眼先、脸及耳羽基部均白,耳羽余部栗色;颧纹黑而稍缀白;上体橄榄褐,腰羽带棕;翅上的内侧覆羽与背同色;小覆羽内翈褐,外翈灰;初级覆羽黑;最外侧7枚飞羽的内翈黑而外翈蓝灰,其余飞羽的外翈却为橄榄褐色,最内侧的几枚则内外翈均为此色;所有飞羽除最外侧7枚以外,均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狭端;尾羽亦橄榄褐,并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先端,白端在中央尾羽较狭,向外侧尾羽逐渐变阔。颏白;自喉至上腹淡葡萄灰,胸部较灰,喉部更杂以狭细的黑褐羽干纹;两胁均为带灰的橄榄褐;下腹淡棕;尾下覆羽以及胫羽转棕褐色。
老鸟的头顶和后颈转为黑色,上体转棕褐,下体亦多棕色。
虹膜淡褐色;上嘴暗褐,下嘴黄;脚、趾与爪等均黄褐色,爪更暗些。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52 226 19—20 86—88 99-110 34.6—35.3
♀♀(2) 47—48 200—225 19 84—86 100-111 35—36
具有黑色头顶者,即一般认为老鸟,其上体却为棕褐色,下体亦多棕色。
生物学描述 生态 在秦岭地区,常栖息于较高(600—1,250米)山坡的乔木林、竹林及灌木林中,结小群活动于下木间。性杂食。在9一10月间剖检的18只鸟胃中,昆虫和植物性物质各占取食总频数的72%。所吃的昆虫包括天牛等甲虫(4次)、毒蛾毛虫(2次)及蜂、蚁等。至于植物性食物,主要为野生植物的果实(7次)及杂草种子(2次)等;另检得甲壳动物一次。
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65年5月20日在腾冲大塘山坡灌丛隐蔽处采得一巢。巢位于三叉树枝间,形若碗状,距地面1.5米。巢的结构分内、外两层,外层粗糙,以茅草和藤条编制而成,内层垫以棕丝。巢外径约为150毫米,内径70毫米,深45毫米。巢内有四个雏鸟。
分布信息 在国外,见于缅甸及印度阿萨姆。; 我国自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山西文水以南及西藏昌都地区东南部及云南西部以东的南部一带;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本种噪鹛分化为3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见于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国内有2亚种。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一卷 雀形目 鹟科:II画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