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cephalus aedon stegmanni (Watson, 1985)   东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 鹟 科
学名 Acrocephalus aedon stegmanni (Watson, 1985)
中文名 东北亚种
引证 Phragamaticola aedon rufescens Stegmenn, 1929. Jour. Orn., 77: 250 (Radde, eastern Amurland, eastern Siberia).;
形态描述 形态 (据采自东北的东北亚种A. a. stegmanni标本描述)
雄性成鸟:上体羽自头顶至背肩部均呈橄榄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转为鲜亮棕褐色;眼先、眼周圈皮黄色;颊部和耳羽淡橄榄褐色,耳羽区杂以淡皮黄色纤细羽轴纹;尾羽棕褐色,缀以不明显的暗褐色横斑纹,羽缘淡棕色;翅飞羽和覆羽均黑褐色,飞羽外侧羽缘淡棕色;翅上覆羽羽缘棕褐色。下体羽在颏喉部和腹部中央均为白色,并微沾棕黄色;胸部和两肋、尾下覆羽均呈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均淡棕黄褐色。
雌性成鸟:体羽色类似雄鸟,但较暗淡。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黄褐色;脚暗铅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长 翅长 尾长 跗趾
♂♂(8) 23.86 187.76 14.88 76.38 84.65 26.88
17-27 175-200 14-16 74-78 81-87 26-27
♀♀(4) 25.25 191.25 15.25 75.5 83.75 27.25
22-28 190-193 14-16 72-78 82-87 27-28
(蔡其侃, 1988)
分布信息 繁殖于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伊春、黑河、大兴安岭、五常、阿城、大庆)、吉林(长春、四平、辽源、白城、延边、长白山)、辽宁(本溪、大连、灯塔、大洼、彰武)、河北(昌黎)(繁殖鸟),迁徙或越冬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定边、榆林、神木)、四川(苍溪、西昌、会东、德昌)、云南(新平、昆明)、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旅鸟)。; 繁殖于黑龙江中下游流域俄罗斯一侧和乌苏里江地区以及朝鲜等地,越冬于中南半岛,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南部。;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二卷 雀形目 鹟科III 莺亚科 鹟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