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us novaeseelandiae novaeseelandiae richardi Vieillot, 1818   东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Motacillidae
科中文名 鹡鸰科
学名 Anthus novaeseelandiae novaeseelandiae richardi Vieillot, 1818
中文名 东北亚种
引证 Anthus richardi richardi, La Touche, 1925—30. 432; Baker, 1926, 288—289.; Anthus richardi Vieillot, 1818, Nouv. Dict. Hist. Nat. 26:491(模式产地:法国 Abbeville)。;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上体棕黄色,并具暗褐色纵纹,在野外与云雀不易相区别,但飞起时,田鹨呈波浪状,而云雀大都朝天直飞。再者,云雀跗蹠后缘钝,具盾状鳞,而田鹦跗蹠后缘侧扁成棱状,光滑无鳞。
形态描述     形态 (A. n. richardi,青海贵南)
    成鸟:上体棕黄色,头顶、两肩、背具暗褐色的羽轴纹,后颈及腰羽轴纹不显著;尾上覆羽较棕,尾羽暗褐色,具沙黄色羽缘,中央一对尾羽羽缘较宽,最外侧一对尾羽白色,内翈近羽基处羽缘灰褐色,次一对外翈白色、内翈羽端具较宽的楔状白斑,羽轴暗褐色;眼先、眼下白色,其羽尖黑色,眉纹黄白色,耳羽暗褐色;大、中覆羽黑褐色,具较宽的棕黄色羽缘;三级飞羽黑褐色,具棕色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具棕白色狭缘,第一、二枚飞羽外缘近白色;刻和喉白色,沾棕,胸部及两胁棕黄色,前者具暗褐色羽轴纹,下胸及腹部近白色沾棕,尾下覆羽沾棕色较浓。
    虹膜褐色;嘴角色,下嘴基较淡;跗蹠角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分布信息 内蒙古北部呼伦贝尔盟、海拉尔、东部乌拉特旗、林西、南部伊克昭盟,东北北部齐齐哈尔至南部旅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微山湖,西至青海东部和东北部(夏候鸟,旅鸟);新疆北部,四川成都、灌县及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江西,江苏(旅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岛),福建,台湾(冬候鸟)。; 苏联西伯利亚西部,从额尔齐斯河往东至叶尼塞河,冬季多在印度,还可迁徙到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从斯堪的纳维亚南至地中海地区和北非。;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