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ropsis hardwickei Jardine et Selby, 1830   橙腹叶鹎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Irenidae
科中文名 和平鸟科
学名 Chloropsis hardwickei Jardine et Selby, 1830
中文名 橙腹叶鹎
引证 Chloropsis hardwiclkii hardwickii,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80, 124—125; Ali et Ripley,1971, 6:59—60; Baker, 1922, 1: 349—350; Deignan, 1945, 326—327.
;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橙腹叶鹎以成鸟腹部橙色而得名。雄性成鸟上体绿色;额和头顶两侧微黄;小覆羽亮钻蓝,其余翼上覆羽和外侧飞羽紫黑,内侧飞羽表面绿色;尾羽黑色而缀以暗紫;喉侧具两道宽阔的蓝髭纹;余脸侧、喉和上胸均黑,有的染以紫黑;胁部淡绿色。雌鸟整个上体绿色,两翅外侧和外侧尾羽均染蓝,头部无黄色渲染;下体除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橙色外,概为浅绿色。
形态描述     形态 (C. h. hardwickei,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前头和头顶两侧染黄;头顶绿色或染以黄色;上体草绿;小覆羽亮钻蓝色;其余覆羽以及初级飞羽黑色,外翈均缀暗紫;次级飞羽表面较上体深;尾羽暗褐至黑色,大多渲染以暗紫;眼先、颊、耳羽和耳羽后方,以及自颏至上胸皆黑而微染紫色;髭纹粗短,呈钻蓝色;余下体橙色;两胁微绿;翼缘淡紫,翼下覆羽灰褐色。
    雌性成鸟:整个上体草绿色;前头、头顶两侧和头顶概无黄色渲染;两翅除小覆羽亮钻蓝外,概绿,外侧飞羽外翈绿色浅,有蓝色反光,小翼羽蓝绿色;尾羽绿色较深,外侧尾羽多沾蓝色;髭纹淡钻蓝;喉部中央、上胸以及腹部两侧浅绿;橙色范围较雄鸟小,仅限于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
    雄性幼鸟(9月采自云南景东,海拔1,250米):整个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皆绿;髭纹浅黄,其上、下散有浅蓝色羽片;余下体浅绿沾黄。
    雌性幼鸟:通体绿色;髭纹沾浅蓝;下体中央和尾下覆羽微缀黄。
    虹膜红色、红棕至棕色;嘴黑;跗蹠铅灰、灰绿、灰蓝至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6) 33.5 184.9 20.1 90.3 72.8 18.4
(26—40) (165—197) (17.5—22) (85—97) (66—79) (16.5—19)
♀♀(22) 30.1 177.4 19.9 86.0 68.2 18.2
(27—37) (160—190) (18.5—21.5) (82.5—91) (65—72.5) (17—19)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橙腹叶鹎为和平鸟科中在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分布范围的北界可达纬度约27°30′N,垂直高度以滨海的平原至海拔约2,200米的山地。栖息于开阔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沟谷林、季雨林以至公路边的林间。成对活动,有时也结集小群或单独活动,在云南1—4月间屡见其有单独觅食于高树者。鸣声单纯而尖细。
    性杂食。剖验1月(3只)、2月(2只)、4月(9只)、5月(5只)、6月(2只)、7月(2只)、8月(4只)、9月(3只)和11月(2只)等32只鸟胃,植物性物质有种子(4次)、花(3次)、榕果(2次)、山寄生种子(1次),以及其它果实(7次);动物性物质有蜂类、鳞翅目幼虫、金龟子以及甲虫和幼虫(各4次)、蝗虫(2次)、蝇类(1次)、其它昆虫(8次),以及蜘蛛(1次)。郑作新等(1962)报道了剖析采自云南的10只鸟胃,除1只胃内有植物碎片外,余均为昆虫,其中有蝉、蜂、蝼蛄、蝗虫、象甲和毛虫等。
    于1960年1月3日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勐仑的雄性幼鸟,上喉、下喉两侧及耳羽下方均散有黑色羽片,余喉、胸概绿。1958年2月4日采自广西大青山,1913年10月采自福建的雄性幼鸟背部杂有黑色短纵纹,余与成鸟相似。1910年6月采自福建的雄性幼鸟,自背至尾上覆羽以及翅上覆羽满布黑色纵纹,余与成鸟相似。12月采自云南西南部沧源的雄性幼鸟与雌鸟酷似,初级覆羽或渲染以暗紫色而非绿色。于1973年12月30日采自云南西北部贡山珠利达的1只雄性幼鸟,喉、胸绿色;喉侧有宽阔的黑色纵带;髭纹上方亦具两道黑纹。
分布信息 于喜马拉雅山脉自印度北部西姆拉向东经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至中南半岛,南抵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留鸟)。;
分类学讨论     分类讨论 橙腹叶鹎在中国的3个亚种中,以西部指名亚种羽色最浅,草绿色浅淡,小覆羽钻蓝色鲜亮,前额和头侧具有明显的黄色;头顶或多或少也有黄色的渲染。melliana草绿色介于指名亚种和 lazulina 之间,二者头顶概呈浅蓝绿色;小覆羽浓暗。指名亚种的雄鸟喉胸部呈乌黑色;lazulina 则为污紫黑色;melliana 染紫最为浓暗。
    雄鸟的尾羽羽色变异很大,有纯黑缀以暗紫或仅于中央尾羽基部沾有暗绿色,以至中央数对尾羽不同程度地染有暗绿色至尾表纯为暗绿色者,显然与季节无关。凡尾羽较多地渲染绿色以至全为绿色者,其下体的绿色羽片均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在胸部、腹部或尾下覆羽,非同于那些尾羽恒为黑紫者,整个下体为橙色,仅于体侧见有绿色。此外,尾羽表面几纯为绿色者,飞羽表面亦为纯绿,而小覆羽已换钻蓝色新羽,小翼羽则为黑紫色。仅中央数对尾羽沾有绿色而外侧尾羽脱换黑紫色新羽者,外侧飞羽大都具暗紫色外缘。凡此,概属尚未获得成鸟体羽的亚成体。尾羽、翅外侧和腹侧绿色素沉着随年龄增长而消失。至于需要1年或2年方能完全获得成鸟体羽,以及它们是否已参加繁殖,须待观察。
    幼鸟易与蓝翅叶鹎雌鸟混淆,唯后者体形小,髭纹短小,喉部沾蓝,与橙腹叶鹎幼鸟髭纹绿色尚未染蓝,或呈淡钻蓝但远较长而宽,以及喉部绿色不染蓝色有别。
    亚种分化 橙腹叶鹎分化有4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均见于中国。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