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ropsis aurifrons Temminck, 1829   金额叶鹎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Irenidae
科中文名 和平鸟科
学名 Chloropsis aurifrons Temminck, 1829
中文名 金额叶鹎
引证 Phyllornis aurifrons Temminck, 1829, in Temminck et Laugier, Pl. col. Cris. 81: 图版484(模式产地:苏门答腊,错误;应为印度卡恰尔 Cach ar, 据 Baker)。;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前头金桔色;小覆羽翠蓝,其余翅表面、整个上体及尾羽草绿色;额基、眼先、眼周、颊、耳羽以及下喉黑色;喉斑外围以污黄;余下体浅绿色。雌鸟较雄鸟浅淡。
形态描述     形态 (C. a. pridii,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前头金桔色;后头以至上体草绿;飞羽暗褐;小覆羽翠蓝,其余翅表面与上体同色;尾表较上体深,羽轴黑褐;颏、颊下方和上喉紫色;额基、眼先、下眼睑、短眉纹、耳羽以及下喉概黑;眼后微黄;沿耳羽后方向黑喉斑延伸,渐形宽阔并汇于上胸转呈橙黄色;余下体浅绿;翼角淡紫色;翼缘蓝紫;翼下覆羽灰褐色。
    雌性成鸟:上、下体绿色较雄鸟浅;前头金桔色范围较小;耳羽蓝色,先端转黄绿;喉斑外围的黄色环带狭窄而淡;翼角紫色不如雄鸟浓著;翼缘绿蓝而非蓝紫。
    雌性幼鸟(1978年12月13日采自云南沧源):前头浅草绿,杂有或多或少浅桔色羽片,上体绿色较同时期采的雌性成体为深,耳羽绿色,余与成鸟相似。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铅色,干制标本黑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31.0 182.2 20.3 91.6 71.3 18.6
(30—34) (170—190) (19.5—21.5) (86.5—94.5) (68.5—73.5) (17.5—19.5)
♀♀(6) 30.5 180.5 19.5 88.7 66.8 17.5
(29—32) (165—190) (18.5—20.5) (85—92.5) (65.5—69) (16—19)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栖息于海拔约1,600米以下的开阔常绿阔叶林。数量稀少。小群活动,有时也见单独活动。性活泼。鸣声悦耳。
    采自1月的1只胃内有花和果实。3月采的3只胃内纯为榕果。
    1978年12月13日在云南西南部沧源南腊获得1只雌性幼鸟,前头淡草绿色,散有金桔色羽片;翼缘钻蓝;余与雌鸟同。
分布信息 云南西南部(留鸟)。; 斯里兰卡、印度半岛,经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分类学讨论     亚种分化 计7个亚种,见于中国仅1个亚种。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