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yonoprogne rupestris rupestris rupestris (Scopoli), 1769   指名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Hirundinidae
科中文名 燕科
学名 Ptyonoprogne rupestris rupestris rupestris (Scopoli), 1769
中文名 指名亚种
引证 Riparia rupestris centralasica Stanchanow, 1933; Hirundo rupestris Scopoli, 1769;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岩燕体型较沙燕大。上体褐灰,胸部污白,下胸腹部深砂棕色。因其尾较短而翅显得较长。尾羽除中央一对及最外侧一对外,其余近端的1/3内翈处悉具白斑,展尾时明显可见。
    形态 (P. r. rupestris,采自甘肃武山)
    成鸟:头顶暗褐,上体灰褐;颈侧、翅上覆羽及尾羽暗褐色;尾羽短,除中央一对及最外侧一对外,其余内翈近端1/3处具白斑。眼先、耳羽暗褐色;颏、喉及上胸污白,仅少数羽具暗褐色斑点;下胸部及腹部深棕砂色;胁、腹和尾下覆羽暗烟褐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蹠及趾肉色至肉色沾褐。雌雄同色。
    幼鸟:与成鸟相似,不同处在于幼鸟上体较暗,背、肩、翅上覆羽有暗棕色宽缘,腰羽及尾上覆羽有浅黄色羽缘,次级飞羽有浅黄色羽端;下体较多红棕,颏和喉部羽无褐色斑纹。
    量衡度:(注:见图1)
分布信息 北欧、亚洲南部,法国,苏联,伊朗,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小亚细亚,巴基斯坦等。冬季在萨哈拉、苏丹、埃塞俄比亚越冬。; 新疆西部喀喇昆仑山、喀什、天山至中部和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南部和昌都地区北部,云南北部、西部和东部,山西,河北,东北西南部朝阳;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