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yonoprogne concolor Sykes, 1833   纯色岩燕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Hirundinidae
科中文名 燕科
学名 Ptyonoprogne concolor Sykes, 1833
中文名 纯色岩燕
引证 Ptyonoprogne concolor sintaungensis, 虞以新等, 1962, 287; Hirundo concolor concolor, Ali et Ripley, 1972, 5:55; Peters, 1960, 10:81—129.
; Hirundo concolor Sykes, 1833, Proc. Zool. Soc. London: 83(模式产地:印度Deccan )。;
形态描述     形态 (P. c. sintaungensis,采自云南)。
    雄性成鸟:上体以及翅、尾等的表面概为深乌褐色,尾羽除中央一对外,悉于其内翈近端处具一白斑,但中央第二对与最外侧一对的白斑特小。颏、喉及上胸淡棕色,渲染褐色,且饰以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与背相似,但较差淡。
    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蹠及趾淡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 125 7 105 48 10
生物学描述     生态 纯色岩燕与燕科其它种不同,它们虽然在同一生境营造许多彼此十分接近的巢,但在繁殖期并不形成大群。巢呈杯或半杯形,顶端开口,用泥丸混以纤维做成,置于悬岩峭壁、河岸或高大古建筑物壁上。繁殖在4—5月或6月初。
    纯色岩燕无集群的习性,常单独出入山谷、山前旷地或沿河流在空中飞行,捕食飞虫。行速轻捷,急飞时亦很快,平时飞行快慢兼程,且不时发出啾啾叫声。
分布信息 云南中南部镇源(11月)。; 印度,由喜马拉雅到尼尔吉里(Nil-giri)、比哈尔;孟加拉国,缅甸南掸邦,泰国北部山区,老挝等地区。;
分类学讨论     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纯色岩燕全世界已知有2个亚种。中国有1亚种。
经济价值     经济意义 纯色岩燕捕食昆虫,而且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消灭害虫,对农、林、牧均有益处。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