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zlowia roborowskii (Przevalski, 1887)   藏雀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Fringillidae
科中文名 雀科
学名 Kozlowia roborowskii (Przevalski, 1887)
中文名 藏雀
引证 Leucosticte roborowskii Przevalski 1887,Ibis(5)5:411(模式产地:青海布尔罕布达山脉).;
俗名 Tibitana Rosefinch;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雄鸟全体粉红色,颇似朱雀,头与颊深红色,项及喉部具银白色点斑;雌鸟与雄鸟同型,但无一点红,上体和颏到胸具宽阔的斑纹。
形态描述     形态
    雄性成鸟:头上部洋红,项部具银白色斑点;头侧和喉部呈发黑的鲜红色,喉部尚具大形三角形银白色点斑;后颈、背部、肩部及翼上覆羽具洋红色羽缘,而肩部和翼上覆羽主为淡褐色;初级飞羽褐色,具粉色羽缘,内侧几枚较宽,且羽端灰白;次级飞羽与初级飞羽的颜色相近,尾羽褐色,外缘具粉色,最外一对具白色羽缘;尾上及尾下覆羽粉色;后胁羽毛有几条显著长而发黑的横斑;腋羽及翼下覆羽白色,羽缘粉色,护腿羽白色。
    虹膜暗榛子色;嘴暗角色,两嘴其部较暗;脚褐色。
    量度:
性别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 168 13.5 123 90 21
生物学描述     生态 藏雀栖于海拔4000—5400m间的荒芜、多岩石的高山旷野、高山草地和山坡的小灌木间,冬季才稍微向低处迁移一些。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成家族群,但很少成大群。它有一种快速而优美的,像蓝大翅鸲(Grandala coelicolor)的飞行姿态。短的腿使它在地上行走时,有一种相当拖曳的步态。在长有少量植物的地上取食;食物主要是高山草本植物的种子和碎片。一般不爱鸣叫,但有一种短促而稍带哀伤,不过很悦耳的哨声,并常常以一种颤音来回重复。
分布信息 我国青海黄河发源地的布尔汗布达山脉、扎陵湖以北的布青山及楚玛河流域(留鸟)。
;
经济价值     经济意义 藏雀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区极窄,是我国特产鸟类之一,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经济意义不大。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四卷 雀形目(文鸟科、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