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orvidae |
科中文名 | 鸦科 |
学名 | Perisoreus infaustus Linnaeu, 1758 |
中文名 | 北噪鸦 |
引证 | Corvus infaustus Linnaeu,1758,Syst.Nat.,ed.10,1:107(模式产地:瑞典).; |
俗名 | Siberian Jay;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上体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沾棕;翅灰褐色,具棕栗色块斑;尾栗色。颏、喉烟灰色;下体余部橄榄褐沾棕。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东北亚种,采自小兴安岭) 雄性成鸟:鼻须淡白沾黄。额基乌白色,额至后颈暗褐色;背、肩、腰橄榄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沾橄榄褐色。小翼羽灰褐色;初级飞羽内翈褐色,第1—5枚初级飞羽外翈灰色沾棕,自第6枚始外翈基部栗色、羽端灰褐稍沾棕色;次级飞羽外翈灰褐色、近羽轴处染棕栗色;翅覆羽栗色,内翈端部具褐色近三角形块斑。中央尾羽基部栗色,余部灰褐色;外侧尾羽栗色。眼先、耳羽淡褐色。颏、喉烟灰色;胸、腹橄榄褐色沾棕;胁棕褐色;尾下覆羽棕红色沾褐;腋羽和翅下覆羽棕黄色。 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整体羽色均不如雄鸟鲜亮。 虹膜褐色;嘴和跗蹠黑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4) 86,— 312,— 23.5,21.5 146,148 147,142 —,34 —,90 300,— 23,23 151,150 144,147 37,37 ♀♀(6) 82.3 288 22.6 143.6 139.7 35.4 (65—90) (273—305) (22—24) (140--147) (130—148)(34--37.5) 观察标本:黑龙江(4♂♂、5♀♀)、新疆(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一般多成对活动,有时也单个活动。1975年在新疆福海县阿祖拜和哈巴河县哈那斯观察,多见成对活动于山坡稀疏松林间,一个在前边飞,另一个则紧随其后亦相继飞去,二者相距30一50m不等,边飞边叫,鸣声为“gaga-,gaga-”或为发音较长的“ga-,ga-,”。有时两只飞落同一株树相互急促的鸣叫着追逐一会,随后又一前一后的飞往另一处去。飞行距离近时呈直线飞进,飞行距离远时则翅收缩一下、身体下滑一些后又掮翅上升向前呈波状飞行。主要在树上寻食,也见偶尔到树下地面啄食。胃剖检,食物为针叶树种子及昆虫碎片。 |
分布信息 | 国内分布黑龙江和新疆。; 国外见于欧洲北部地区,欧洲东部地区和蒙古等。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北噪鸦计有10个亚种,中国有1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