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crocotus solari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2   华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雀形目
科名 Campephagidae
科中文名 山椒鸟科
学名 Pericrocotus solari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2
中文名 华南亚种
引证 Pericrocotu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2, Proc. Zool. Soc. London: 282(模式产地:台湾)。; Pericrocotus solaris mandarinus Stresemann, 1923, Journ. Orn. 71. 363(模式产地:广东龙头山)。;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雄鸟头顶至上背石板黑;下背至尾上覆羽赤红;喉灰白、浅灰、或沾红色;余下体红色;翅黑,具红色翼斑;尾黑,外侧尾羽先端红色。雌鸟头部至上背暗石板灰,下背至尾上覆羽橄榄黄;翅和尾与雄鸟同,但红色部分代以黄色;颊和耳羽浅灰;喉部近白或染以黄色;余下体鲜黄。雌鸟与雌性长尾山椒鸟易于混淆,后者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榄黄色而非鲜橄榄黄,下体黄色则不如本种鲜亮;灰喉山椒鸟雌鸟背部暗石板灰,而长尾山椒鸟则为灰揭或褐灰。与雌性短嘴山椒鸟的区别见下一种的“鉴别特征”。
形态描述     形态 (P. s. griseigularis,采自华南)
    雄性成鸟:眼先、自额至上背以及肩羽烟黑,略具光泽;下背、腰及尾上覆羽赤红至深红色;翅褐黑;第二或三枚至第六枚初级飞羽先端外翈狭缘以黄白色;除内侧2枚飞羽外,第五枚以次基部概具赤红色宽斑,第五一六枚红斑特形宽阔;中央尾羽黑色,次一对大都黑色,内翈先端和外翈大部分赤红;向外侧尾羽黑色渐局限于基部,红色范围扩大;颊、耳羽以及颈侧灰色;喉灰白至灰色;胸部以次火红色,较腰部为浅;翼缘及翼下覆羽橙黄。
    雌性成鸟:额、头顶、颈、背均暗石板灰;下背渲染以橄榄绿;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榄黄;两翅除中、小覆羽与下背同色外,皆褐黑;尾同雄鸟,但黄色代替红色;眼先灰黑;颊、耳羽以及颈侧浅灰色;颏、喉近白至浅灰;胸部以次以及两胁呈鲜亮的深黄色;翼缘和翼下覆羽深黄。
    雌性幼鸟(1959年3月22日采自广东):上体暗灰褐,腰部浅淡,尾上覆羽转橄榄黄;整个上体布以褐黑和黄色相间的横斑,前部密集而色深,后部稀疏而色淡;翅与雌性成鸟相似,但覆羽概具黄端;内侧飞羽具黄色宽缘;颊和耳羽污白,有褐色杂斑;喉近白,余下体浅黄;翼缘和翼下覆羽鲜黄色。
    虹膜褐色;嘴和脚黑色。
    量衡度:(注:见图1)
    1959年采自广东西部的1只雄鸟,下体橙色,部分羽片可见黄色羽基;腰羽橙红。同一地区采自9月的3只雄鸟,下体橙色缀以赤红;腰羽赤红色。羽色变异疑与年龄有关。
    检查海南岛的10只雄鸟,约有半数喉部不同程度地微染浅橙黄色。
分布信息 老挝和越南北部(留鸟)。; 贵州惠水、雷山、从江、江口,广西瑶山,湖南中部和南部,江西,广东包括海南岛,福建西北部和东部,台湾(留鸟)。;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八卷 雀形目 (阔嘴鸟科 和平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