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eros bicornis homrai Hodgson, 1832   云南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Coraciiformes
目中文名 佛法僧目
科名 Bucerotidae
科中文名 犀鸟科
学名 Buceros bicornis homrai Hodgson, 1832
中文名 云南亚种
引证 Buceros homrai Hodgson,1832,Jour.Asiat.Scc.Pengal,1:251(模式产地:尼泊尔).; Dichoceros bicornis bicornis Baker,1927,4:284—285.; Buceros bicornis cavatvs Smythies,1955,353—354.;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体较他种犀鸟大,嘴形大而弯曲,并具宽大且前端纵凹使两侧成双角状的盔突;头部仅眼周有一小裸区;尾长而形圆。
    形态 (依据云南亚种。)
    嘴基周围及盔突周缘的羽毛向侧扩至眼后,与颏、喉连成一片黑色;头余部及全颈白而沾黄色;背至尾上覆羽及肩部黑色;尾白色而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翅黑色;大覆羽及初级覆羽具白色羽端,后者几全白,各者白色连成一翼斑,飞羽具白色的基部和端部;胸黑色;腹至尾下覆羽及腿羽白色。
    雌鸟只有体形和嘴形较小,嘴色上与雄鸟略有差别,幼鸟嘴无盔突。
    虹膜深红色(雄鸟)或珠白色(雌鸟);眼周裸皮鲜红色,眼帘黑色;嘴蜡黄色,下嘴较淡白,嘴基黑色(雄鸟上嘴端红色,嘴峰及盔突顶部多少沾橙红色,盔突前面和北后黑色);脚铅绿色,爪近黑色。
    量衡度(mm,g)(注:见图1)
分布信息 云南盈江及西双版纳。; 自印度北部,尼泊尔,孟加拉,东至缅甸,泰国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西至印度西南部沿海地方。
;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夜鹰目 雨燕目 咬鹃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