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 1773)   毛腿沙鸡

字段 内容
目名 Columbiformes
目中文名 鸽形目
科名 Pteroclididae
科中文名 沙鸡科
学名 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 1773)
中文名 毛腿沙鸡
引证 Tetrao paradoxa Pallas, 1773, Reise versch. Prov. Russ. Reichs, 2:川(模式产地:亚洲西部).
;
俗名 Pallas' Sand Grouse; 鵽鸠(尔雅); 寇难(尔雅); 沙鸡; 突厥雀(唐书);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体形大小似家鸽,头部锈黄色;翅及尾羽尖长。通体大都砂灰色,背部密布黑色横斑;腹部有一大型黑斑。脚短,披羽到趾部;在地上行动时常呈蹲状。
形态描述     形态 (据采自哈尔滨的标本)
    雄鸟(冬羽) 额、头顶前部、眉纹及头侧灰黄色;颊徐色,喉及后颈基部两侧块斑为锈红色;颈侧灰色;头顶后部及后颈棕灰色;上体沙棕色,杂以黑色横斑,这些横斑在背部较粗而疏,向后变细而密;肩羽与背同色,亦具黑色横斑;覆羽及三级飞羽均砂棕色,后者杂以蓝灰色以至黑色的不规则斑纹;中覆羽先端缀以黑色圆斑;大覆羽外翈先端栗色,前后各羽相连,形成一道栗带横贯翅上;初级覆羽棕色较淡,而中央纵贯以宽阔黑纹;翼缘亦砂棕色,并缀以黑斑;小翼羽外翈砂棕而内翈黑褐色;初级飞羽大都蓝灰色,而具黑褐色羽干,第一枚初级飞羽形甚尖长,外翈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具狭窄的皮黄色边缘,向内渐阔,至最
内的3枚则甚阔,尤其在内翈上,而羽毛中央的灰蓝部亦转为黑褐色;次级飞羽砂棕色,外有黑褐色纵纹。中央尾羽尖长,向后几成线状,大都呈砂棕色。沿羽千两侧为灰色斑,并延伸至尾羽尖端,羽缘转为黑褐色;外侧尾羽外翈蓝灰,内翈砂棕与黑褐色横斑相杂,形成齿状斑,在羽端处白色,所有尾羽羽干均黑褐色。胸棕灰色,下胸贯以一道棕白色横带,其中更杂有数条黑色细斑;腹淡砂棕色,中央有一大块黑斑,并伸向肋部;覆腿羽及尾下覆羽白色;较长的尾下覆羽有灰黑色羽干纹或“V”形纵纹;腋羽白而缀以黑端,翼下覆羽棕黄,近翼缘处杂以黑点。
    雌鸟 与雄鸟相似,但头顶、颈项及耳羽有黑色羽干纹,前额、颏、喉、眉纹和颈侧块斑棕黄色,后者和眉纹相连;背上黑斑比较狭短呈波状;翅上的中、小覆羽均有黑色圆点;下颈与胸间有一条黑褐色细环,胸侧缀以圆形黑点,下胸无黑斑;翼尖及尾尖均较短。
    幼鸟(1972年7月3日采自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索果诺尔)似雌鸟,但颈、胸有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斑点,肩间部有黑色横斑,中、小覆羽有不正规的圆点,在内侧次级飞羽有砂黄色边缘,内翈黑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及中央尾羽末端不延长成线状。
    雏鸟(1950年5月7日获自内蒙古呼和陶力盖)绒羽刚褪换,上体砂黄褐色,而布满不规则的黑色波状斑,下体亦砂黄褐色,绒羽尚未完全褪掉,胸部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腹部有一黑色块斑。
     虹膜暗褐;嘴蓝灰;脚与趾密披短羽,爪黑色。
    量衡度1):(注:见图1)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毛腿沙鸡是迁徙型种类,常结成大群进行爆发性迁徙,曾经多次入侵欧洲,并有少量个体留下,并繁殖后代,它是典型沙漠栖息鸟,蹠底成垫状,并披以细鳞,很适合于沙漠生活,行走时,身体左右摆动,飞行时呈波浪状前进,飞行高度低,但十分快速,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沙漠地区数量很多,成大群飞向索果诺尔湖边喝水,饮水时有点像鸽子,把嘴放入水内,连续吞咽而不抬头。它们多在清晨或黄昏时喝水,有时为寻找水源而飞往几十公里的远方。育雏时,沙鸡有带水饮雏的习性。它的食物,主要是各种野生值物种子及嫩芽。约在4—8月繁殖,1960年4月19日,在新疆且末获一雄鸟,生殖腺膨大约11×7
毫米,可能在塔里木盆地繁殖(钱燕文等,1965),可是我们却没有找到它的巢和卵,但我们在内蒙古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附近的锡林河采到4个幼鸟;7月6日在伊克昭盟河套地区采到7个幼鸟(Seys et al., 1933); 1959年5月6日我们在内蒙古呼和陶力盖及雅干采获4个幼鸟,它们刚换上正羽,腹部绒羽尚未完全褪掉。
    毛腿沙鸡是经济鸟类,肉可食、中央尾羽可作装饰品;由于数量较多,有一定经济意义。
分布信息 伊朗,土耳其,苏联中亚地区、贝加尔湖,蒙古南部。在朝鲜及印度各有一次迷鸟纪录,并于1863, 1872, 1876, 1888, 1908年突然入侵欧洲。西抵波罗的海、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南到英伦三岛、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有少数个体随着入侵而在欧洲繁殖。; 繁殖于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伊克昭盟,甘肃西北部武威,青海柴达木,新疆。在东北西北部、西南部及小兴安岭为迁入后留住的繁殖鸟,在东北其余地区自齐齐哈尔至旅顺及河北、山东为不定性冬候鸟。
;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