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ptopelia decaocto (Frivaldszky, 1834—36 (1938)   灰斑鸠

字段 内容
目名 Columbiformes
目中文名 鸽形目
科名 Columbidae
科中文名 鸠鸽科
学名 Streptopelia decaocto (Frivaldszky, 1834—36 (1938)
中文名 灰斑鸠
引证 Columba risoria var. decaocto Frivalkszky, 1834—36 (1838);
俗名 Collared Turtle Dove; Ring Dove; 领斑鸠;
鉴定特征     鉴别特征 体形较山斑鸠稍小;上体大都淡葡萄褐色,后颈具一道半月状黑色领环;下体淡鸽灰,胸部渲染粉红色。
形态描述     形态 (据采自陕西南部的指名亚种标本)前头灰色,向后渐转为浅粉红灰;后颈基处横列一道半月状黑色领环,其前缘为灰色,后缘亦灰,但不显著;背、腰、两肩及翅上的小覆羽等均为淡葡萄色;尾上覆羽亦同,但较长的数枚沾灰,与中央尾羽同色;外侧尾羽转为灰以至灰白色,并具黑色羽基;翅上覆羽大都蓝灰色;飞羽黑褐,内侧初级飞羽沾灰。颏、喉白色,下体余部鸽灰,胸部带粉红色,两肋和尾下覆羽转蓝灰色。
    虹膜红色,睑缘亦红,眼周裸出部白或灰;嘴近黑色;跗蹠和趾等暗粉红,爪黑。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6) 181.2 304 15.5 176.4 144.6 22.5
(170-189) (285-314) (14-17) (169-183) (140-147.5) (22-23)
♀♀(4) 150-182 250-314 15-16 170-183 125-145 20.5-24
生物学描述     生态 在陕西南部的指名亚种,常栖于平原或山麓丛树间,亦常飞临栽培地带觅食。数量很少,常结小群混杂于他种斑鸠群中。食性方面,曾于4,6,8,9等月份剖析11只鸟胃,内含食物全为植物质,主要是栽培作物,有小麦(8次)、豌豆(1次)、油菜籽(1次)及野果等。
    在新疆,从14只鸟胃内发现所食的东西纯为植物性的,其中绝大部分为作物种子,如玉米(9次,最多达42粒),小麦(3次,最多达107粒),甜瓜子(3次,最多达12粒),苜蓿、麻籽(各2次),菜籽和黄豆(各1次,黄豆达20余粒);有3只鸟胃内兼有杂草籽。
    叫声为“coo-coo, coo-roo”,连续7次(Wilder and Hubbard, 1938),或为“coo coo-oo coo”,可转录为乐曲如下(Hemmingsen, 1973):
    巢以细枝造成平盘状,犹如其他斑鸠一般,置于树木或灌木丛间,有时在建筑物上。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于1975年6月18日采得一巢,位于果园内的一株榆树上,距地7米,似枯枝编成。巢的内径为13,外径20×25,深度3.5厘米。巢内有2卵。卵重分别为7.8, 7.5克;卵径为28.5×23.6,31.6×24.3毫米。
分布信息 新疆及华北一带;它在我国长江下游及华南的记录,尚有待证实。; 欧洲的大部分(包括英国),近东地区,亚洲西南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朝鲜及日本的部分地区。
;
分类学讨论     分类讨论 我们曾把陕西的灰斑鸠同河北、青海东部、新疆等地采到的标本进行比较。在体色方面,上体的葡萄褐色及下体的鸽灰色(胸部带粉红色),由东往西,逐渐变淡——即河北的最深,陕西的次之,青海的又次之,新疆的最淡,成梯度变异,其间变异是很微小,而且新疆标本和河北标本也有个别相同。在翅的长度上,也见有梯度变异——河北的最小[3♂♂174(171—175)毫米],陕西的较大[6♂♂ 176.4(169—183)毫米),青海东部的又大些[10♂♂181(175—185)毫米],新疆的最大[8♂♂182(177—188)毫米]。
    有些作者(例如Stresemann and Nowak,1958)认为新疆的标本应订为S. d. sto-liczkae,与土耳其的指名亚种不同在于体形较大,体色较淡,但据Vaurie (1961, 1965),新疆标本和欧洲南部和土耳其等地的标本,在体形大小和体色上并无不同,均为指名亚种。至于华北及青海一带灰斑鸠的来源问题,Vaurie认为可能由新疆扩展而来,而Stresemann等则以新疆的S. d. stoliczkae与青海及华北一带的指名亚种不同,后者可能是从印度由船舶偶然携带至华北,而后变野生化的。但从灰斑鸠现在所知的分布情况来看,它不仅产于河北,而且还见于陕西以至青海,所以Stresemann and Nowak等的假说是碍难成立的。
    亚种分化 从上面所述,对本种的亚种分化,意见是不一致的。现据Peters (1961),灰斑鸠可分为3个亚种。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