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obrychus eurhythmus (Swinhoe, 1873)   紫背苇鳽

字段 内容
目名 Ciconiiformes
目中文名 鹳形目
科名 Ardeidae
科中文名 鹭科
学名 Ixobrychus eurhythmus (Swinhoe, 1873)
中文名 紫背苇鳽
引证 Ardea eurhythma Swinhoe,1873,Ibis(3)3:74(模式产地:中国厦门,上海).;
俗名 Schrenck′s Bittern; 秋鳽; 秋小鹭(台湾); 水骆驼;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头顶黑色,上体暗栗色,下体棕白。
    形态
    雄性成鸟:头顶黑,脸栗色,颈侧有一白斑;上体暗棕栗色;下体喉白色、余部棕黄、中央有一黑褐色纵纹。
    雌性成鸟:头顶黑;上体黑、栗、白杂斑状;下体棕黄色杂以栗黑色纵纹,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翼上覆羽棕栗色杂以白点斑。
    虹膜黄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角白,跗蹠绿褐色。
    量衡度:(注:见图1)
生物学描述     生态 栖息于水库和山脚边的稻田、芦苇丛、滩涂及沼泽草地,常单独或结3—5只小群活动于稻田及河川附近。在西藏见于海拔2300m的农田。捕食鱼虾及水生昆虫。在草丛或苇丛中营巢。巢很简陋,每窝卵5枚左右,卵呈白色、无斑。据1987—1991年统计,国内仅在东部有1次本种越冬种群(Perennou et al.,1994)。
分布信息 亚洲东部,马来西亚,巽他群岛及菲律宾群岛
; 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长江流域、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西藏察隅为夏候鸟;云南、台湾为旅鸟;海南为冬候鸟
;
分类学讨论     分类讨论 至今未见有亚种分化。
经济价值     经济意义 可供观赏;捕食农业害虫;但数量多时,对养鱼业有害处。
文献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一卷.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鹳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