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ngula hyemalis (Linnaeus, 1758)   长尾鸭

字段 内容
目名 Anseriformes
目中文名 雁形目
科名 Anatidae
科中文名 鸭科
学名 Clangula hyemalis (Linnaeus, 1758)
中文名 长尾鸭
引证 Anas hyemalts Linnaeus, 1758, Syst. Nat., ed. 10, 1: 126(模式产地:瑞典北部)。;
俗名 冰凫(辞典);
形态描述 体形略小于罗纹鸭。冬季雄鸟的头顶、喉、颈、腹白色;肩羽灰白色,特别延长,易于识别;其余体羽均褐色;两枚中央尾羽特别延长。夏季的雄鸟,除围眼区和腹部为白色外,全是褐色。雌鸟的上体淡褐,杂以灰羽,下体纯白色。
形态 雄性成鸟(冬羽):头顶、后颈、颏及喉白色;眼周白色,再外一圈及颊淡棕褐色;颈侧具有一个明显黑褐色块斑;上背白色,杂以少量褐色羽毛;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黑褐色;肩羽灰白色,有4枚特长的肩羽几乎到达翼端;两翅黑褐色,次级飞羽的外羽片带棕色;翅无翼镜;胸部褐色;两胁、腹及尾下覆羽白色;两枚中央尾羽黑褐色特别延长,羽端尖锐,次一对尾羽褐而具白边,越靠外的尾羽褐色越淡而白边越宽,最外侧的尾羽纯白色。
虹膜红褐色;上嘴黑色,中间部黄橙色;跗蹠橙褐色,趾蓝灰色,蹼和爪黑褐色。
雄性成鸟(夏羽):从嘴基部起至围眼区是一个似棱形的淡棕白色块斑;腹、下胁及尾下覆羽白色,余部全为褐色,喉部有少量细小的淡棕色斑点;上背和肩部羽毛具棕黄色宽边,肩羽不似冬羽那样显明延长;翅上次级飞羽的外羽片栗色;尾羽尖,中央两对特别延长,第三对尾羽内羽片淡黄色,外羽片近羽干处灰褐色边缘仍淡黄色,其余尾羽均是淡黄色。
虹膜、嘴、跗蹠、趾及爪同冬羽。
未完全成长的雌鸟(夏羽):头顶、后颈黑褐色杂以灰白色,颈的两侧各有深褐色大形块斑;颏、喉白色有淡褐色点斑;背、肩、腰、尾上覆羽和两翅等均褐色,肩羽具有灰白色宽边,但并不延长如雄鸟一样;初级飞羽同雄体,羽干栗色,次级飞羽有白色的窄边;胸白而带有淡褐色斑纹,腹部及尾下覆羽纯白色;尾呈尖状,中央尾羽不延长,中间三对尾羽灰褐色而有白边,其余的尾羽白色。
嘴黑色;跗蹠栗褐色,趾栗红色,爪黑色。
量度:
性别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534-548 28-28.5 217-222 215-240 35-37
♀♀ (1) 382 26.5 212 75.7 35
生物学描述 长尾鸭和其它鸭类不同,终年大部分时间栖息在寒冷开阔和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善于游泳和潜水,潜水时间较长,而且较深。它虽然很少在陆地上活动,但能够直立行走。
长尾鸭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小鱼及昆虫等,也吃植物性物质,胃中含有砂砾(寿振黄,1936)。
分布信息 偶见于我国黑龙江省的松花江,河北省的秦皇岛、新安,天津塘沽及福建省的福州。; 长尾鸭是北极圈的鸟类,繁殖于亚欧大陆及北美等的极北部;越冬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朝鲜和欧洲西部沿海的爱尔兰岛,英国,波罗的海及大西洋沿岸的纽芬兰岛。
;
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